大家好!我是才舒。
七年级初中历史新教材对于“淝水之战”这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描述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在2023年版初中历史教材(为表述方便,以下称其为老教材)中,对于淝水之战的描述是这样的:“在决战即将爆发时,东晋将领提出要前秦军队稍稍后撤,以便晋军过河交战。苻坚认为在晋军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定能一举获胜,随即命令军队后撤。
“不料,当前秦军后撤时,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前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不可收拾。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
而2024年9月份新学期使用的新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是这样表述的:“秦、晋两军隔淝水对峙,晋军要求秦军后退,以摆开战场决战。秦军想乘晋军渡河时将其消灭,便答应后退,不料一后退便阵脚大乱。晋军乘机进攻,打败秦军。”
仔细比较新、老教材的表述,可以看出主要是将“不料,当前秦军后撤时,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这句话删除了。
为什么新教材要删除这句话?
其实,仔细思考,便觉得这样做是很有道理的:有了这句话,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因为“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导致秦军阵脚大乱并最终失败。
实际上,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绝不是“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这么简单。
因此,新教材将这句话删除,更加符合历史事实,也更加符合学生的主、客观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课标,引导学生从中国古代史的大概念和大单元主题视角,就能够更清楚地明白前秦失败的原因。
中国古代史的大概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单元主题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可以说,统一是中国历史永恒的主题,即使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中同样孕育着统一的趋势并最终形成新的大一统。
站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民族交融的视角,就不难理解前秦失败的原因:
前秦从371年到382年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但是北方民族复杂,短时间内尚未形成很强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也就是尚未实现真正的民族交融。
这样一来,前秦军队内部不够统一,许多少数民族贵族和军队将领临阵脱逃甚至起兵叛乱就是很好的证明;
军队则是从北方各族人民中强征而来,没有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军心不稳,难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同时前秦统治者在战略战术方面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战略上,尚未实现真正的民族交融,统一时机显然不成熟。
战术上,本来指望依靠晋军渡河时突袭制胜,结果造成前秦军队阵脚的大乱并最终失败。
而东晋方面虽然只有精兵8万余人,但是主帅谢安等人态度坚决,坚持抗战;军心稳定、战斗力强;占据地利优势、准备充分等等,最终战胜了前秦。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得更远一点,则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出前秦失败的必然性。
前秦淝水之战失败后,383年底苻坚到洛阳时收集溃败的士卒,尚有10万余人。
然而,随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北方就陷入了土崩瓦解的境地,前秦也于394年灭亡了。
为何前秦淝水之战失败后手头尚有10万多军队却无法重新统一北方并很快就灭亡了?
实际上就是没有真正实现民族交融,无法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总之,初中历史新教材关于“淝水之战”内容表述的变化,实际上意味着前秦并未实现真正的民族交融,更无法形成强大的民族战斗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民族交融的视角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前秦失败的原因。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与分享。
咱们明天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