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问题,看似是小问题却是大难题,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比如说看到路边有人摔倒了,要不要扶?路遇乞丐要不要给钱?有人在网上发帖求助募捐,要不要捐?
以前这些问题或许很好做决定,就是二选一,现在仍旧二选一,但是因为社会信任危机的普遍存在,我们做决定时多了心理负担,捐也不是不捐也不是,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我们都希望有孙悟空的火眼金金,可以一眼分辨出是好是坏,你骗我还是是事实。可是现实没有孙悟空,火眼金金更是无从说起。
那我们怎么办呢?百度吧,百度一下,你就如走进了迷宫,太多各种不一样的意见。请教身边的前辈,他们的答案你也不见得满意。
那怎么办?不知道该怎么办?下面这个小故事或许可以给到你一点启示。
假日里的一天,同事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人。女人先是问路,接着便面露难色地说,自己是来杭州旅游的,可钱包却被人偷了,想向他借点零钱坐车。孩子听了女人的遭遇,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毫不犹豫地将几枚硬币递了过去。年轻女人连声道谢,夸他是个善良的好孩子。
小家伙正准备将钱包放回裤兜里,却仿佛忽然想起了什么,主动问道:“阿姨,你的钱包被偷了,那你到了火车站,怎么买票回家呢?”
年轻女人显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到了火车站,再说吧。”
小家伙迟疑了一下,再次打开钱包,将里面的几十元纸钞也拿了出来,递给女人道:“阿姨,这是我准备去买书的钱,也给你吧。”
年轻女人显然没想到,孩子会主动把钱包里的钱,都拿出来给她。但还是犹犹豫豫地接过了小家伙递来的钱。孩子似乎还有点不放心,对她说,要是这钱不够买车票,我可以打电话让爸爸过来,他的单位就在附近。年轻女人连连摆手:“不用了,不用了。谢谢你啊,小朋友,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边说,一边匆匆地抱着孩子离开了。没钱去书店买书了,同事的孩子来到单位,把事情的经过说给了爸爸听。同事赞许地摸了摸孩子的头,拿出几十元钱递给孩子,让他还是去书店买书。
孩子一走,办公室里就炸开了锅,大家一致觉得,那女人是个骗子,一位同事还语气坚定地说,他经常看到有个抱孩子的女人在单位附近活动。孩子被骗了,这一点大家意见基本一致。而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告诉孩子真相?一种观点是,必须告诉孩子真相,以免他再次受骗。而另一种观点却是,不要告诉孩子,否则,他的善心会受到伤害,今后可能不会轻易相信他人了。大家各执一词,似乎都有道理。
让我惊讶的是孩子爸爸的态度。他说,孩子一说事情的经过,他就预感到,那个女人可能是骗子,而他没有说穿,是因为不想挫伤孩子的善心。再说,也可能那个女人,真是遇到了困难。同事说:“这孩子从小,只要看到乞讨的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壮年,都会停下来,将自己的零花钱拿给人家。我也曾试图告诉他,有的人是真的不能自食其力,有的人却是因为好吃懒做,你要视具体情况来决定要不要给钱,不然,你的爱心,就可能是被欺骗了。”
没想到,孩子却歪着脑袋反问:“我怎么分得清呢?我帮助他们,是因为我善良,与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同事感慨地说,孩子给他上了一课。善良是孩子的天性,我希望他能保持这颗善心。一个人的美德,是出自于他真诚的内心,不需要回报,也无关他人的态度。
这个故事带给我的感悟:我们自己善良与别人无关,当你决定付出善良、爱、与责任的时候,就等于你已默认了你将承受来自外界的给予你的回馈。不管这个回馈是质疑、爱、赞美、还是欺骗、伤害。你控制预测不了别人和大环境。但是你可以做更好的做自己。或者说你有能力有选择有权利做自己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不管是善是恶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内心深处的选择权一直在你手里,不曾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