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明在收藏我写的红楼梦系列,如同小时候集画片,誓要集齐金陵十二钗。今天520,就来开写林姑娘。想起林姑娘,除了陈晓旭,我心里不会浮现第二个形象。她的一颦一笑,己刻骨铭心。再来一个更美的,也是枉然。
整本《红楼梦》,自然最喜欢林姑娘,但久久不敢下笔,应该是一种珍之重之的心情。
金庸笔下《天龙八部》,木婉清最先出场,清丽绝伦,但凶悍。钟灵玲珑小巧,但幼稚。用诸般美女衬托王语嫣,可是她太过完美,烟笼寒水月笼纱,有一种非尘世中人的感觉,反而不够真实。爱了表哥那么久,突然答应了段誉,让人有一种转急弯的感觉。
林姑娘,就不是这样,她有倾城之姿,绝世之才,但她的个性鲜明,一点都不温良恭俭让。尖酸刻薄起来让人想撕她的嘴,明媚鲜妍起来又如清晨照在玫瑰上的阳光。
一个人的性格,由来有因,黛玉之父林如海,情深似海。妻子亡故,就再没有续弦念头。黛玉之母贾敏,原是公府最风光时节金尊玉贵养大的千金小姐,王夫人曾经感叹这位小姑如珠似宝,贾母也亲口说“我这些儿女,所疼唯有你母。”
黛玉进府年龄,按书中推算应该是6岁。回想我们6岁,仿佛还在淘气,她却敏感到什么地步:不多说一句话,不走错一步路。
这就是寄人檐下,让人早熟了。贾府之中,认真说来,只有贾母待她如珠似宝,宝玉对她全心全意。其它人,纵是关怀也有距离,纵有共鸣也不贴心。这倒不是人心凉薄,而是世事皆如此,人类的悲欢各不相通,爱到感同身受是那么困难。记得林如海生病,黛玉回苏州侍疾,当噩耗传来。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蹙眉长叹。同样一件事,别人看得见的是好处,爱她的人感受到的是痛苦。
进得贾府,事事新鲜。二嫂子漂亮伶俐,众姐妹个个出色。最难忘怀的,还是与宝玉初见,若说宿缘,我也是信的。无缘的人对面不识,缘浅的人擦身而过。缘深,就是有一种莫名的亲切与信任,仿佛前生旧相识,今生再度重逢。
宝玉嘴甜起来如抹了蜜,能哄得人心花怒放。温存体贴起来,十个丫环都不及。但是他怄起人来,也能把人怄死。初识那天,便摔了玉。瞬间被情绪的风暴举上蓝天,又抛入谷底。黛玉遇见他,就开始还泪之旅。
这两个人今生若不遇见,说不定能各自保平安。情深之人遇上平凡的人,正好平衡。平平淡淡,是一种福份。至情遇至情,正是情深不寿。一旦失去,会伤心伤很深。
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芝与焦仲卿,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例子。想必他们一个人也是翻不起大浪,可是两两相遇,各自纵容,就闹出大事来了。
贾母不合将孙子与外孙女都安排在身边,青梅竹马,一同长大。自比别人更熟惯些,既然熟悉,就易生嫌隙。生活就是哲学,处处充满辩证法。
他俩相处,自有许多乐趣。首先,两人都爱阅读,还都不为礼法所拘,喜读《会真记》等闺阁中禁书,宝玉的小厮为他淘弄什么杨玉环赵合德的传奇,宝玉胆子再大,也不敢与别人分享。唯有黛玉,他不怕让她知道。他知道她审美情趣高雅,思想中又无条条框框的痕迹。这也不许那也不可,就难免给人拴上绳索,让心压抑。我们都渴望有一个随时可以说话的人,处处合拍,许多惊喜,诸多鼓励,绝不打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多包容,就有多依恋。
《牡丹亭》里好句子,我也是多亏黛玉提点才感知其妙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因为看《红楼梦》,听上了昆曲《游园》,因为看叶广苓家世小说,爱上了京剧《锁麟囊》,这都是我的意外收获。
那些写戏曲的人,多是不得志的真才子。象关汉卿,白朴,汤显祖,马致远,王实甫……听戏若不细品戏文,就是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了。
菊花赋诗夺魁首,
海棠起社斗清新。
在前面薛宝钗一文中己写过,除了诗词才华惊世绝艳,黛玉说起笑话来也是活泼动人的。当她信任了宝钗,当她是贴心贴意的朋友,态度都大为不同。缠着宝钗插科打诨,心里,有止不住的喜悦,宝钗给惜春念绘画工具,她说“铁锅一口,锅铲一个。”宝钗道:“这作什么?”黛玉笑道:“你要生姜和酱这些作料,我替你要铁锅来,好炒颜色吃的。”从《携蝗大嚼图》讲到宝钗的嫁妆单子,她笑语如珠。宝钗也忍不住赞她:“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要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
据说幸福就是:你在笑,她在闹。
要有许多许多的信任与支持,一个人才可以在另一个人面前完全放松。
宝钗智慧出众,除了黛玉,无可匹敌。其实,她的表扬是黛玉极为看重的。全世界,我只要你来赞我,一赞解千愁。
黛玉就是这样一个姑娘,貌似高冷不好惹,内心融化小白羊。她丧父丧母,寄人檐下。孤独寂寞,皆己入骨。每一点走心的温暖与关怀,她都倍感珍惜。对她真心好,她能把命搭给你。
喜欢宝钗,她便连带着待香菱,宝琴也是掏心掏肺的好。香菱身世悲惨,嫁得薛蟠这种呆霸王,心里苦极郁极。她一心向学,要学诗,求教黛玉。黛玉之教育水准,可真不亚于特级教师。
她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便是诗翁了!"
学诗从临摹开始,与作画同理。啥也不会时,从欣赏开始,从依样画葫芦开始。她开出的诗单,俱是高人,王维天高云淡,杜甫悲郁沉着,李白格局如海,气势如洪。这些人的诗不读不背不领会,瞎琢磨平仄字眼,就学成了孔乙己式的诗人:襟怀从来不曾开,笔下永远酸腐气。
书中说,黛玉天生喜散不喜聚。她看得很透,聚的时候有多欢喜,散的时候就有多伤心。
每当聚会真正来临时,她却是真正灵魂人物,Patty女王。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一生中一个非常温暖,难以忘怀的场景。作者通儒释道,宿命论贯穿了整本书。之前警幻仙姑带宝玉品十二只仙曲,看金陵判词。这里又用了抽签形式,预告每个人未来命运与个人性格密不可分。宝钗得签牡丹: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黛玉得签芙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爱情里重要的一关,就是表白。伴侣之间,互为镜子,爱的表达会带来更多的爱,爱的冷漠也会投射回来。
宝玉体谅黛玉的心,比黛玉自己对自己更贴心。
他说:“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
情绪是疾病的重要诱因,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黛玉聪明太过,思虑太多,随着年龄增长,对未来的担忧日盛,终于压垮了自己。
某天梦境中,就梦见自己和宝玉分别与别人定了亲,身边亲人俱丢手不管,连贾母也冷心冷面。宝玉也说:“我怎么无情无义?你既有了人家儿,咱们各归各自的了。”
一梦醒来,喉间犹是哽咽,心上还是乱跳,枕头上已经湿透,肩背身心,但觉冰冷。
情根深种弄得不好,便成了病根深种。情之一物,可以让人心旷神怡,也可让人重度抑郁。
近来工作接触到的一些案例,让我惊诧情的杀伤力太强了,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能毁掉一个人。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只是身在其中,谁能舍得?谁又能放下。
黛玉此时病己初起,程度越来越严重,听到宝玉要定亲的传闻,杯弓舌影,竟让颦卿绝粒。
及至老太太和王夫人作主,真正将宝钗定给宝玉,这个消息,就送了林姑娘性命。
只见黛玉颜色雪白,身子恍恍荡荡的,眼睛也直直的,在那里东转西转。
回到潇湘馆中,一口鲜血便喷了出来。
此时反不伤心,惟求速死,以完此债。
黛玉焚稿断痴情,宝钗出闺成大礼。以喜写忧,极致凄美。
我刚结婚时,还没有任何经济压力,常去解放路买昂贵的原声音碟,那时,徐玉兰与王文娟老师的越剧《红楼梦》,也买回家来,从头看到尾。
黛玉焚稿这出戏,戏词太美:
我一生与诗书做了闺中伴,
与笔墨结成骨肉亲。
曾记得菊花赋诗夺魁首,
海棠起社斗清新;
怡红院中行新令,
潇湘馆内论旧文。
一生心血结成字,
如今是记忆未死,
墨迹犹新。
这诗稿不想玉堂金马登高地,
只望他高山流水遇知音。
如今是知音已绝,
诗稿怎存?!
把断肠文章付火焚!
剧作家徐进,浙江慈溪人,他本身也是传奇,家境贫寒,自己学习。喜欢读书,还爱越剧,从一个西药房的伙计考进袁雪芬剧团,没有关系,全凭实力。
把百万字的《红楼梦》压缩成三个小时零十五分的越剧。文字上精炼,艺术上创新。就连不看《红楼梦》原著的老太太,也熟悉“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的唱词。他的再创作,悟透原著,如春蚕吐丝,清新美丽。
王文娟老师,秀雅如诗,气质出众,是另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黛玉。
黛玉的美,在于她的真,写诗认真,弹琴认真,教香菱认真,与宝钗结拜认真,与宝玉相爱认真。身在贾府,人人都知道假的好处,她与宝玉,偏偏是不会也不肯作伪的人。为人处事,如一泓秋水,倒映出他人心底许多算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林姑娘太真,便注定情深不寿。宝玉太真,便注定出家为僧。
黛玉一生虽短,却留下了那么多的精神财富。这一生,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落叶之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