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知而不行”的怪圈里突围出去

细数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知行合一肯定算是一条,不然怎么总有人说,知道那么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呢?其实,背后欠缺的就是知行合一,这也是每一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必须翻过了一道“高墙”。

不用怕,其实这一道高墙既不高也不险,稍微用点力就能翻过去,如果翻过去了,这将是你手里的一张盾牌。但总有人翻不过去,今天的文章就写给翻不过“知行合一”这道高墙的人。


一:弱化高墙

有句话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由于认知上的不足,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困难。脑子里面就一个字“干”,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做起来再说吧。


这样的做事方法在有些人眼里可能有点鲁莽。但做起来往往是成功的基础。我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做要和想齐步走,才是最好的节拍。


那些没有很快投入到做的人,他们在想什么呢?很简单,他们在想一个万全之策,想如何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或者说还会去嘲笑那些埋头苦干的愣头青。他们会选择牺牲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所谓的完美计划,报着弯道超车的美梦。


其实所谓的弯道超车也是要经历前期的缓慢行驶,在碰到合适的机会才能实现。


我时常想起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场景,我是一个小女生,面对爸爸的大二八自行车毫不畏惧,个子太小,骑不上去只能当三角叉。当我看见别人一上去,脚一蹬,自行车就走了,我潜意识里认为我也能够这样做,所以我照着别人的样子就去登,结果摔得很惨,但我不服气,接着又试了几次,在后面重复的过程当中,自行车就显得听话多了,一个小个子女生照样掌控大二八。


现在回想一下,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知行合一的案例。别人能学会,我也能,然后我就去做了,多重复几次,自行车就听话了。这很难吗?其实这个过程,重复去做就够了,我没有绘制自行车的受力图,没有分析平衡原理,直接做就行。


大道至简,我们真的把这个把困难这一道高墙看着有点太高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正确地客观地认识他。


懂得越多,焦虑越多,总想跳过困难的行动环节,寻找捷径,最后发现赢了的,都是我们眼里曾经的笨人。


真正的捷径就是那条漫长且低效的行动之路。

二:面对眼前的高墙,多重复几次丑动作。


曾几何时,我就是那个知而不行的人,眼前的高墙越来越恐惧,一度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办法翻过去。


但是我内心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我不能找到一个方法突围出去,可能我这一生就被围困在里面,这是我无法接受的。


有一天我问我自己,我到底热爱什么,想做什么,我回答是写作,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开始了我的写作之路,直到今天我都在写作,在成长,几乎没有停过。


我清晰地记得,在我开始写作之前,每一天让自己写一篇日记,刚开始确实写得非常痛苦,别说文字优美,就连语句通顺都困难,我清楚,开始哪件事都不容易,我必须成为经得起考验的人,坚持到现在,如今我的文章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赞美,当然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获得了除此之外更多的成长。


这个过程其实非常的坎坷,其中有质疑,有嘲讽,褒贬不一,更多的写作能力上的欠缺。但是我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我要写下去,所有的质疑都不能动摇我写作的决心,直到今天,我依旧在坚持,并且这个过程都是公开的。我写的很多文字都发布在朋友圈,看看一年前的文章,进步看得见。


公开写作并不是想去炫耀什么,更多的是丑态百出,但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得到了很多赞美,这些看起来毫不经意的点赞都是我的动力,这些外在的力量对我非常重要。所以别怕出丑,每一种“舞姿”都有人欣赏,只要是积极向上的,都会有人鼓掌。


所有的技能都有同样的规律,从知道到大量的刻意练习,再收获反馈形成闭环。做到这样一个闭环,才能持续良性的坚持下去。


画画,弹琴,书法,跳舞都是一样的道理,所有的舞台表演都是想得到一个良性反馈。


道理都是一样的道理,知而不行,永远都不会有任何的进步。

三:放下的执念,知而行。

很多人都不愿意行动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开始尝试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然后就放弃了。


这个观点看似合理,实际上是非常可笑,我们无法在刚学弹琴的时候就弹出流畅的曲子。就如同我刚在写作的时候没有办法写出一篇很好的文章是一样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办法一下子轻松地出结果。


在做不好的时候,我们首先先想想自己的现实状况,给神经元更多的关联时间,如果一开始把一件事情就能做好的话,我们还需要去学习什么呢?对不对?


也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必须有一个绝对的优势或者极大的兴趣和天赋才愿意行动,否则就直接放弃,就像小孩子在玩游戏时必须保证自己能赢才愿意玩儿,否则就不玩了。


可是我们已经不是孩子了,我们应该学会用更成熟的心态包容自己最初的笨拙。即使做得不够好,也要持续练习,给神经元拥有更多的关联时间。

希望和耐心都藏在你的刻意练习里,藏在不断强化的神经元关联里,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件事,只要你持续的练习,你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做的好,总有一天,你会真正体验到那种“做到”的快感。


在我写作两年多的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不发生真正改变的学习都是无效的学习。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所以尽管放心的去抛弃那些懂得很多的道理这样的执念吧,在抛弃时还要真诚地为自己开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知而不行的人实在太多了。


只要你有所行动,你就可以超越一大批人。

对于成长来说,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


当你凡事都已改变为标准,你的成长路径就会显得就会更加的清晰。

最后,但愿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知行合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