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误解《易经》的根源一一《易传》的时代局限性

文字作者:刘唯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易经》的经文与传文产生于不同时代,传文受时代的局限错解《易经》影响古今的易学大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音变化。孔子时代已看不出《易经》押韵。看不出同音假借。例如看不出《泰》卦中的"朋亡”是"莫忘”,《损》卦中的"二簋”是"二巧",《豫》卦中的"由豫”是"允豫”,《蛊》卦的"蛊"是”棍”,《复》卦的"祗“是"提”,《观》卦的"荐“是"尊“,

《颐》卦的"眈”是"沈”……

1973年出土的《易经》最早版本《帛书易》告诉我们假借字的真相。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字形变化。孔子时代没有出土甲骨文。不知道有些字初形是相同的。例如二与上初形相同。《损》卦的“二巧”实际是”上巧“。汉代许慎说:"二,古文上字。"二巧,就是上等的技巧。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字义变化。《易经》时代的"亿"不是数词。先秦文献中当"怀疑“"料想”讲。《易经》中的数词最高是百,没有千和万。所以《震》卦的"亿丧贝“的亿不是数词引申为"

大",应该是"料想”与《论语》相同。

建议《易》学专家们,抽空学习古代汉语的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了解《易》传的时代局限性,不要以讹传讹啦!


作者简介:刘唯力 男,1936年5月出生,上海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教授。1983年在山东省聊城师范学院参加全国重点科研项目《汉语大词典》编纂,共编写1186条词条,12万多字,得到编委会的高度评价。1985年7月应聘到湖南省岳阳师专,10月担任岳阳师专学报《云梦学刊》主编,1987年5月在《中国语文天地》发表《平江话端组遗存》。1988年5月在《中国语文》发表《(孙子译注)商榷》。1989年在岳阳师专艺术系、外语系进行教学改革试验,自编《大学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突出实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经过六年试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取得经验,初步形成新《大学语文》教学体系。1992年参加省教委《师范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工作。1993年、1994年在岳阳师专中文系、外语系和艺术系举办《公关语言艺术》、《(周易)预测学》、《(周易)美学》等讲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归藏易》摘 要:传本《归藏》是晋代汲冢中出土易学类文献的汇编,宋代佚失,后世学者颇有疑之为伪书者,1993年湖北...
    黄饮冰阅读 3,431评论 0 6
  • 讲完了屯蒙需讼四卦,我们稍稍停下脚步,来谈谈64卦的顺序。 64卦有不同的顺序,迄今发现的有7种,其中最常见最古老...
    格致教练蒋海涛阅读 3,058评论 0 5
  • 来广州第15天: 呵呵,来到广州足足半个月了,今天是周日,妈妈让我下午送饭才去医院,于是下午和弟弟一起在出租房。 ...
    内外合一阅读 155评论 0 1
  • 第一次见到他,他处于危难中,我也是,那年我初二,他初三。 再次接触,他打全国赛输了,我中考失利了,那年我初三毕业,...
    七摇光阅读 309评论 0 2
  • 用在线运行环境学一下正则表达式,无意中发现看似质朴的网页还是有点意思的图片.png emmm... 那应该也能这样做
    回忆之秋阅读 2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