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的大儿子凯凯出生在美国,对他来说英文就是母语。所以,当他开始学中文写作的时候,我一直很头疼——儿子的作文该怎么教?
记得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语文老师通常都是要求我们多背一些范文和好词好句,万一考试出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套用以前背过的范文,这样容易拿高分。
而就我所知,美国学校的老师在指导孩子写作文时,也会讲究作文技巧,强调文章的内容和细节,包括字母的大小写、标点等。
看来,不管是中国学校的老师还是美国的老师,他们对待写作的态度,都是要求学生用上一些技巧,让整篇文章看上去有更多的技术含量;而且,文章语句要优美,出现好词好句的话更是妥妥的加分项。
有一点不同的是,美国老师在指导孩子写作时,会鼓励孩子尽量去写出当时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越真实越好。国内的话,有些孩子表达出了心底真正的想法,家长和老师可能不爱听或者觉得不恰当,会要求孩子不能这样写。
01
儿子吐苦水
我儿子凯凯也不是特别爱写作文,有时向我吐苦水说,“妈妈怎么办啊,我真写不出来了”。有时我也想着要不让孩子背点范文什么的,但又觉得这样的方式似乎并不是那么好,担心束缚了孩子自己的想法。
刚好有次看手机的时候,我偶然发现朱天衣老师写的一套作文书,她是一位台湾作家,对儿童写作已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我想着正好没什么好方法能教儿子写作文,索性就买了一套朱天衣老师的书来看看,会不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我特意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抽空把这一套书粗略浏览了一遍。
以前我老纠结写作手法、修辞技巧之类的细节,然而这套书真是颠覆了我以往对写作的认知,对于教孩子写作也有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简直豁然开朗!
02
就像说话一样自然
相信不少家长和孩子都很讨厌写作文,每次提起笔来就不知从何下手,一旦要写点什么就痛苦万分。然而这是为什么?
从小学开始接触作文,我们就被要求了太多的条条框框。我们要背范文,要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要参加作文比赛,要参加语文考试……太多的因素导致我们没法真实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忘记了写作的本质——写作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它就跟平时说话一样自然。
就像书中朱天衣老师说的,写作文其实就像孩子会呼吸、会说话一样,这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本领。不需要太在意写作技巧的运用,只要让孩子学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是孩子最真实的写作。
的确如此。孩子刚接触写作的时候,他们可能一下子想表达太多却又讲不清楚,索性就一点都不写了。这时,家长们千万不要心急,要多鼓励孩子慢慢写,不要怕麻烦,把自己想说的事情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当孩子愿意提笔去写,就是一大进步。我们不用要求孩子注意写作手法、开头结尾等等,这会打消孩子写作的积极性。等孩子逐渐爱上写作,享受写作这个过程的时候,或许不用你提醒,他就能写出一篇完美的文章来。
03
如何引导稚龄儿童进行写作?
低年龄段的孩子在刚接触写作的时候,可能迟迟没法下笔。其实原因很简单,孩子把写作想象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认为自己办不到。
这时,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写作就是说话,只要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变成文字记录下来就可以了。刚开始,孩子的文字表达可能很稚嫩,在家长看来到处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请不要心急,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这样孩子就会有更多的自信去进行写作。
有时,家长们可能需要手把手地教孩子写文章,但在这过程中,一定要学会适当的放手,留出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每当孩子完成一篇文章,家长也可以挑出里面写的不错的地方,专门表扬孩子。
朱天衣老师说得没错,对孩子来说,鼓励是最大的动力,可以帮助他们去完成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最近,我家凯凯老是缠着我,要我给她读朱天衣老师的这套作文书。因为他有些中文不认识,所以每次等我断断续续读完一个单元,就兴冲冲地抢过作文书,去玩每个单元后面的文字作业了。
儿子这么喜欢这套书,我瞬间觉得——买值了!现在凯凯对写作的兴趣也比以前高了不少,我有几次去看他写的小作文,确实比以前生动、有趣了不少。
其实,孩子学写作文,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或许学校的考试不会接受很多“离经叛道”的文章,但平时在家中,父母却可以引导孩子,让他们丢掉写作手法什么的条条框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更多新鲜而有趣的文字!
当孩子真正爱上写作并乐在其中,相信孩子也不会那么抵触学校老师布置的作文作业了,不是吗?
这套好看又有趣的《朱天衣的作文课》,兰兰妈很真诚地推荐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到那些正为辅导孩子写作文而头疼不已的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