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姓吴,名叫春风。可很少人叫她的名字,你说阿婆,方圆几里远人人都知道,你要叫吴春风甚至连本村的后生都不知道。阿婆原住在一个离县城偏远的旮旮山村里,虽然说交通不便,可这村里人气很旺。大大小小也有一百多号人。阿婆一家下有两男两女,加上丈夫就有六人。丈夫在一个市的建筑单位负责工作,一年到头最多回家几次。家中的农活全靠阿婆一人承担,而且拖儿带女,家中没有男劳动力干活。一家人的嘴巴能否吃饱,唯一希望着她。丈夫寄回来的钱更舍不得花,都储蓄在信用社。待以后小孩读书要用钱。自己每天出工,干男劳动力一样的活,可只拿到九分,比男同志还低一分,村子里的人也纷纷为她打抱不平,可她从不找村长。该干什么干什么,该做什么做什么。因此,村里人说,春风不象青年人,有点懦弱。所以给她取了一个绰号叫阿婆。
在那出工拿工分的年代,阿婆在年底结算时,每年还靠工分都要进几十元或者百多元,村子里有男人在家的个别人还比不上阿婆。小孩也抚育的很好,个个都分别是班级里的第一名,阿婆虽然一人辛苦着,但一家老少生活的有滋有味。八十年代三月份一天,阿婆一家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家中来了丈夫单位的两个干部模样的人,说是来接她们到单位去。阿婆顿时生疑惑,于是对这两位人说,我丈夫是不是有什么不测?这两位人立即说,没什么,只是李主任生病住院需要人护理。阿婆于是只好带着儿女们随他们上路,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她们来到了单位,见单位的人个个都对她们娘崽比较客气,又是到餐厅吃饭,又是安排到招待所住宿。阿婆越来越觉得不对劲,要他们立即带去医院见丈夫。见阿婆心急如焚的样子,他们只好向阿婆说出实话,原来,李主任为了对市重点房屋工程质量负责,与技术部门的同志一道前往工地现场检查,可刚到工地,就发现李主任脸色不对,直冒虚汗,我们立即送市人民医院检查治疗,可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阿婆听后,捶胸大哭。一夜之间,阿婆嗓门哭嘶哑了,眼睛哭红肿了,头上又增多了白发,中年丧夫,使阿婆变成了真正的阿婆。
次年,单位上将她们母子五人从农村迁到了市里居住,大儿子安排在丈夫单位工作,老二老三老四转到市中学读书,一切生活安排都得从头开始。尽管单位上说,有什么困难去找他们,可阿婆从未去找过单位,也没提出什么要求。而是自己寻找生活出路来支撑这个家庭。她发现城里垃圾也值钱,虽然拾垃圾很脏很累,但总比起自己在农村干农活那时,倒是轻松得多。于是,每天做完早餐,待孩子吃了上班上学以后,自己就提着一个编织袋,拿着一把火钳,到各生活小区垃圾桶去捡能卖钱的垃圾,如废纸盒、酒瓶、矿泉水瓶等之类的垃圾,然后,拿到废品收购点去卖,一上午下来,还真能挣到十多块钱呢。下午又接着干。不管天晴下雨,不管春夏秋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就这样忙碌着,由于阿婆经常出现在这些生活小区,遇事又愿意替人家帮忙,所以人际关系好。有一次,春节期间,阿婆在幸福小区捡垃圾,发现一个红包纸袋,她拆开一看,里面可还真装有钱,一数,五百元整。这可是天意,可阿婆又一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虽然没人看见,这意外财可不能发。一定是哪家作垃圾纸扫了出来。于是她挨家挨户去问,最后在三单元五楼找了到了失主。原来是这家的一位小舅舅打给他宝贝崽读书的红包,夫妻俩也在家找遍没找着,女主人还怀疑是男人拿去打牌输掉了,夫妻俩正还在闹别扭呢?见阿婆说明来意后,夫妻俩非常感谢,并执意要给阿婆二百元,可阿婆婉言谢绝了。阿婆为人诚实,很快在这小区传为佳话。因此,很多住户都把能卖钱的废品收好,待阿婆出现时就叫她到家里去拿,这样每天的收入比以前又有所增加。阿婆就是这样供养着全家的衣食住行。
九十年代后,小孩有的成家立业,有的在读研究生。家中生活环境比以前大有改观,小孩也劝阿婆不要在去捡垃圾了,该好好在家享享清福。可阿婆任凭小孩怎样劝阻,她就是不听,仍操着旧业,风里来雨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