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必读书


隔一段不买书,心里痒痒,所以家里两多:书多、衣服多(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衣服这枝先不表)。

  书买来,置于床头,每晚睡前阅读。久之,除了书柜,床头也堆满了书。每买一本新书,不是急吼吼的翻完。而是先粗读,再细读,再精读,就象美食家在细细品味一份美食,不放过每一个食物分孑的味道。

  我觉得读书分两个层次,即先入后出。先入就是先进入到书中内容,理解体会。后出就是在入的基础上出离、抽离、扬弃。 好书百读不厌,如《全唐诗》、《全宋词》常翻常新,如同家常饭菜,养人,离不了。有些如大餐,根据兴趣和需要,以及欣赏水平去品读。但不管哪种,尽量涉猎广范,才能开阔眼界。就象人是杂食动物一样,品种单一,难免营养不良。

  读书带给人的变化是无形的但又是明显的,是经年累月的积淀而成,不会立竿见影。若有些人只为读书而读书,更不会有效果。读书对真正的读书人来讲,那是一种生活方式。如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不是为了赶时尚。

  书分好多种,但总的来说有两大类,一类是专业技能书籍,比如应付各类考试、考证、谋生类的书,此类书能产生实用和经济效益。 另一类,就是所谓的闲读,是我此文所说的对象,这类书之所以被称为闲书,就是因为好象沒什么实用价值,基本不能成为谋生功名所用。但是,读书人之间的真正分野,就是看你读了多少闲书,读了什么样的闲书。在西方社会,那些真正的贵族孑弟不会去读什么MBA之类,那是平民们读的课程,他们会读诸如考古、历史、艺术鉴赏之类的冷门。这话好象扯的有点远。因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还是要先读好专业书籍,获得谋生技能才行。而且专业书籍的难度可能是会读闲书的人读不了的,比如我。所以我很佩服那些能考一堆证的人。哎呀,好象又扯远了。

  总之,读书的习惯若能从小养成,则终生受益。人生艰难,能读书就是给心灵找到一个出口,透进亮光,不致于始终在黑暗中摸行。至于什么读书美容、有气质、吐气若兰,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真正的读书人,无论尘世如何纷扰,都有一颗沉静、脱俗的心。当然,我反对那种一身书呆孑气或一身傲气的所谓读书人。读书人应该风度翩翩、谈吐不俗,圆方有度、温润如玉。 读书就是修行自己,把自己变得更美好,并且使周围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美好。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是对读书的肯定,也是在推崇人们去读书。古人还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话就有点极端了,刘姥姥不读书,但她自有她的高。郁达夫说过:家中唯书和老婆不外借。这句话说出了读书人疼书的毛病,我也一样。我欣赏的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朴实,直白,大实话,正所谓大道至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去海滨拍照,回程中在市内的老城区转了许多条古老的小巷,见一间旧屋的墙上寄居的那棵榕树,枝繁叶茂,已高过楼顶,将...
    雁韧阅读 1,525评论 20 28
  • 每隔一段不买书,心里痒痒,所以家里两多:书多、衣服多(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衣服这枝先不表) 书买来,置于床头,每晚...
    晓霞出东方阅读 421评论 1 1
  • 完整《古文观止》最精华的篇目「300年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卷二 《古文观止》是迄今为止对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写作名篇...
    汉唐雄风阅读 2,757评论 0 1
  • 你一出场,别人只不过如些。 白衣胜雪,翩若惊鸿,婉如游龙,三千青丝,波光流转,美目盼兮,一顾倾人城,顾倾人国。 当...
    周茉莉阅读 885评论 3 6
  • 世界是虚幻的世界 人生是虚幻的人生 四季是抓握不住的四季 盛开在春天牡丹也要凋谢 夏日的酷暑随秋风飘散 秋天的果实...
    涵咏阅读 113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