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
夏海芹
鲁豫采访徐静蕾,徐静蕾说小时候爸爸管教极严,除了要上各种文艺班和雷打不动的练字外,还要背唐诗,在规定时间内,看不完,背不会,就不让睡觉。让我感兴趣的是,徐爸爸只让背唐诗。宋词,一首也不让看。
为何?
我想一定是唐诗多书写家国山河,其情雄浑壮阔,大气象孕育大胸襟。宋词多关注风花雪月,其情缠绵悱恻,女孩子本身就多愁善感,多背唐诗可以涵养胸怀。
受到启发,在不惑之年,我开始一点点地背唐诗。
浸染日久,我越发觉得那个叫唐朝的时代,时光过得可真慢。
最想说的是《春江花月夜》。唐诗那么多,这篇为最美,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春夜,赋闲的张若虚,独步长江之畔。朗月悬空,百花吐芳,一江春水滚滚东流。月升,月悬,月斜,月落;他观,他问,他望,他叹。月光皎皎,大自然纤毫可见,空灵澄澈。张若虚沉醉而忘我,忘我而迷惘,迷惘而好奇,好奇而求索,求索而感怀,感怀在心,落笔成诗。
全诗先写景,后抒怀。诗中写景将自然,自我,自觉,融为一体,开笔大气,视野广阔。“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神来之笔,被称为“天问”。它代表着自我意识在唐诗中的觉醒,宇宙意识在唐诗中的觉醒。
后半部分,诗人借思妇征夫抒怀。爱情的美好不仅在于相处的欢欣,更在于离别的相思。爱而不得,思而不归,时空的距离加重了相思的程度。玉户卷帘,砧上捣衣,卷不去拂不走的,除了月色,还有思念。
一种相思,往往是两处闲愁。溶溶月色,迢迢江水,春意盎然的夜晚,远在天涯的征夫也思念着家乡,和家中的爱人。月已西斜,他那无处安放的离情,似残月的光,洒满江边的树林。
有愁怨,但并不浓烈。我想你的时候,你恰好也在想着我,美就蕴含其中了。
《春江花月夜》就像是青春的初唐和大自然谈了一场恋爱,迸发的火花点亮了诗歌的夜空。此后数百年,灿若繁星的唐诗便“不尽长江滚滚来”了。
慢时光,让张若虚有了与自然相处的闲情。因为这闲情,独处的诗人与空中的孤月相看两不厌,留下了这首美轮美奂的诗篇。
公元826年冬天,在自古繁华的扬州城,罢和州刺史的刘禹锡应召入京,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逢了。这次扬州城的遇见,是白居易和刘禹锡第一次会面。
话说刘禹锡21岁中进士,可谓春风得意。31岁任监察御史,后因参与的革新失败,被牵连遭贬。23年过去了,直到826年,他才奉召回京。
白居易也是命运多舛之人,他16岁写出《赋得古原草送别》,世人惊呼少年天才。29岁中进士,宦海沉浮,悲喜自知。826年,他患足疾眼疾,病初愈,在扬州和刘禹锡相遇。
“同是天涯沦落人”,初相识的二人,犹如故人重逢。俩人推杯换盏,酒酣兴畅,白居易写《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相赠,刘禹锡做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
对于封建官员,遭遇贬谪本是寻常事,可像刘禹锡那样一贬23年的,却属罕见。从刚过而立的32岁到两鬓霜白的55岁,人生最美好的23年,刘禹锡是在巴山楚水的凄凉地中度过的。
一辈子能有几个二十三年?若换作旁人,要么愤懑,你把我当成破罐,那我就摔给你看;要么抑郁,像柳宗元虽寄情山水,但再美的风景也不能化解心中的不平,最后郁郁而终。
可刘禹锡却昂扬乐观,他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是“沉舟”“病树”,但没有我,朝堂上照样千帆竞发,万木争春。
白居易看过这首诗后,惊呼刘禹锡才情太盛,自己得避避他的风头。他赠“诗豪”之名于刘禹锡。从此,二人惺惺相惜,你唱我和,世称“刘白”。
我在想,若放到今天,两人都是被贬的官员,皆有公务在身,虽然久闻对方大名,估计也没有时间把酒言欢,只得挥挥衣袖,速速话别,匆匆赶路。也许会留下通讯方式,日后有事,再互相联系。而那别后详聊的约定,就是轻飘飘的客套话,大多不会成真。
幸亏当年时光慢,公务之余,二人还有清闲的时间,来畅叙心中无限事。据说刘白二人当天并没有作别,而是携手游览了扬州周边风景,多日相处,为此后俩人的情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从前慢。从前的从前,时光多缓慢呀。
因慢生静,因静生灵,因灵生慧。
而现在,我们每一个人困在“快”中,不得逃脱。没了叙旧的闲情,没了读书的闲趣,没了游玩的闲散,快节奏高效率,一点点吞噬着快乐,消磨着灵性。谁人还会静立江畔,与月亮相处一夜?谁人还能和朋友互诉衷肠,不尽兴不归去?
这时光,何时才能慢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