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朋友说,他们前几天去学校了,半夜两点才到家。我问其原因是这样的:他家孩子开学上二年级,学校决定让二年级所有的孩子都搬离目前的校区到另外一个地方(此地据说房子很老,交通还拥堵),把教室空出来学校做午托。这消息一公布,所有家长都炸了,立即组织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找学校理论,前几天与学校沟通无果,又找了教育局,教育局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这马上就要开学了,家长们不能等呀,所以才发生了前天集体围堵学校的情况。那叫一个“壮观”,横幅好几条,人山人海,整个马路是水泄不通。
这个学校在本市是数一数二的,我家孩子当初划片就在这个学校,老师的确是很认真负责,学校整体的学习成绩也确实比其他学校的要好,她那时上学当初就七个班,每个班都过80人。等到上初中时,本市好的初中也抢着到这个学校来招生。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家长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都是削尖了脑袋,各种找关系花钱挤进这个学校,我朋友家这个就是去年花了叁万元进来的。没想到今年出了这一档子事,虽然他们以“胜利”告终,但也给了我们启示和深思,是什么造成现在这个状况的?
在十九大报告中前后43次提到教育,如此高频,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重视的方向在哪里?如何重视?我感觉到达地方执行让普通老百姓有苦说不出。九年制义务教育,做到了吗?学校好,有财有权的利用各种手段来这个学校就读,造成班容量大,甚至教室紧张。就上面所说的小学据说教育局本年一年级招生只批了八个班,最后招生了十二个班,班容量还在80人左右,多出了一半,我只能认为是教育规划不合理了。可是离这个学校不远的另一所小学就招不到学生,班少,班容量也小,好象才三十几个人,这难道仅仅是教育局规划的不合理吗?就连房地产的卖房都能联系到教育,学区房!买房带户口,考学分数低!值得深思吧!
我表弟家的孩子今年上初中,按区域划分,这个学校口碑不是很好,所以也想让孩子到一个好点儿的学校去,提前一年就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其实很简单,有专门的办理机构,还都是明码标价, 3到6万各学校不等,然后再找关系进一个好的班级,找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可能还需要2到4万,这样上一个初中可能就要花费10万元,一个普通老百姓,靠小本买卖维持生计,怎么拿得出10万让孩子上一个初中,高中怎么办?大学呢?城市本身就不大,难道教育部门不知道吗?还是民不举,官不纠,同样值得深思!
写到这里,家长也应自我反思一下,造成这个局面有社会的影响,也有咱们家长的原因吧,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家都理解,可是正如我昨天在《自卑的认知》中提到的,我认为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也很重要。就说我们孩子的一个同学,当初中考完以后,成绩不太理想,但这个孩子好强,不想在当地一般的高中就读,非要去衡水上学,家长找关系花钱终于去了,可是不到两个月,各种心里不舒服,身体的疾病,最后又回到了当地。还有一个学习一直很好,中考成绩也非常好,在当地随便哪一个高中都可以上,但她同样选择了省内相对前几名的高中,到其他城市去就读,但学校学习紧张,压力大,现在好象有轻微抑郁症,目前在家休学。说到底就是,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国家重视教育无疑,但正确的家庭教育也很关键。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没有梦想的能力,不懂得保护自己,无法与别人共享,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第一,又能怎么样?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