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就像是一位信使,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诉求,每一种情绪,都是内心想要告诉我们的信息。
当我们持续地感觉到某种情绪的时候,说明我们需要去感受我们内在的伤痛了,伤痛在通过情绪这位信使,呼唤我们的关注。关注我们的内在,因为每一种情绪底下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比如:愤怒的出现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曾经我们有过不公平的对待,也许是被否定、没有被重视、也许是没有被认可,未被尊重。而这些不公平的待遇中都隐藏了我们内心的那个最简单最单纯的需要。
举个例子:姐弟两人,因为一个玩具争抢了起来,妈妈看到了,直接对姐姐说:“给弟弟玩,”这时,姐姐内心的第一情绪就会是愤怒,她可能会说:“凭什么?”妈妈自然会回应“你是姐姐,就应该让着弟弟”。
姐姐的这个愤怒里的信息则是“我需要被公平的对待或者是我需要被尊重”,但她的表达中却没有体现出她的这个需求。只是说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得到的回应也只会是妈妈情绪的回应。
如果姐姐的这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继而会产生委屈、怨恨、嫉妒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化就会留下很多后遗症,要么会使我们变得麻木消沉,没有动力,要么就是自己会不断的去证明,不断的抗争。
所以我们就要好好关注我们的情绪,倾听它们带来的讯息。去好好了解这些情绪的背后都有怎样的需要。因为当你看到真正的需要之后,才会开始走向有效的表达。就像这个例子中,姐姐不清晰自己的需要,所以,也不没有有效表达。
我们要想和情绪和平相处,就要把自己的关注点从外在的人事物上收回来,看到自己的内心,好好的跟情绪在一起,去倾听这些情绪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我们心中的不被看见的秘密,而不是去抗拒它的出现。
每一种情绪的存在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情绪是无法被消灭掉的,管理好情绪的唯一方法就是与之共存。
为了抗拒情绪我们不得不对自己进行防卫和武装:打压、否认、指责、批判、逃避平衡......当我们这段建立起这些防御后,我们得到的并不是轻松幸福,反而是更大的恐慌、不安和无力。
就如《改变,从心开始》一书中所讲:我们无法妥善处理情绪,乃是源自于自我排拒。我们排拒自己的情绪,只因为我们对它们下了论断,认为它们是坏的、错的,但其实它们并非如此。情绪只不过就是情绪罢了。
让我们放下对情绪的抗拒,像对待小孩子一样,耐下心来好好听听他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