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出门赶班车,黄埔路上人车稀少。走到马标路口时,一位老太太颤颤巍巍地冲着我边喊边小跑着过来。老太太旁边还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爷,拄着拐杖站立在马路边喘着粗气望着我。
我挥着手连声喊着让老太太不要跑,生怕她着急跌倒。老太太称呼我为“同志”,向我打听中山门怎么走。
我耐心地告诉老太太中山门该如何走,老太太连声道谢,走回到老大爷身边,预备一起走。
两位老人与我的父母年龄相当,尤其是那位老大爷,举止神态与我父亲非常相似,特别是时不时的喘气声,与我父亲前一阵子发病时的症状完全一样。这让我产生了怜悯之心。我喊住两位老人,告诉他们,中山门距离此处也有不少路,依他们的年龄靠走路是吃不消的,不如在附近乘59路公交车前往。老太太听说还有几站路,说,我们能走,汽车太难等了。我态度坚定地制止了他们,将马标车站指给他们看,并让他俩跟着我走。
我快步走在前面,两位老人步履蹒跚地跟在后面,与我有数十米的距离。我跑过去看了车站上面的电子显示屏:59路距离马标还有5站。我知道这个距离是虚的,实际上要不了那么远。我又返回,跑向两位老人,告诉他们车很快就要来了,引着他们走到车站。两位老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竟然站在车站站牌的背面等车。我又把他们引向站牌前面,叮嘱他们一定要看好是59路。老太太再次连声称谢。
因为这件事,耽误了我一些时间。我跑向候车地点,郭师傅笑着说,你今天迟了几分钟出门了吧?
我回答说,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
班车开动,前面一辆59路公交车向马标方向驶去。
为什么要这么做?几年前一个年轻人的话让我至今不忘。
那时候,儿子所在的大学与市区之间还没有通地铁,乘坐公交车要过大桥,非常不便。那一次我给儿子送东西,返程时挤上了一辆鼓扬线(现在叫D2),快到大桥时,车上有一个空位子,我坐了上去。这时,旁边两个年轻人的对话引起我的注意。其中一个大约是徐州的小伙子说:“我坐车都要让座位的,尤其是给老人让。不是说我心肠好,是因为我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影响到周围的人,希望我老家的父母乘车时,也有人给他们让座。”
小伙子的这番话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早晨看到那两位老人时,我就想到,假如我父母也是这样出门在外,希望他们也能够得到别人的特别关照。
2016-02-05 21:24:5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