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前寒潮来袭,立冬后转晴,精神好了起来,不再象降温时萎靡不振。
自从手术后,火体变寒体,特别怕冷,除了手脚冰凉外,感觉心里都冒寒气,由内而外感觉冷,偶尔还会不自觉的哆嗦。我躺床上,十斤重的蚕丝被不仅没保暖,好像还在不停吸收我身上的热气。好想铺电热毯啊!!!但又觉得太夸张了,毕竟如今才十一月初。
终于放晴,我冷得直哆嗦的心脏终于松了口气,回暖了,人也不紧张。冷的候总想“咬紧牙关”心就物理性的提了起来,不自觉。开始收拾屋子,洗狗狗们的窝,冲洗花园,修剪枝条,给花儿们浇水,一切都有了生机仿佛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一直打不开的玫瑰花骨朵,在暖阳下,慢慢舒展开她柔嫩的花瓣:一片、两片,三片…我在阳光下,期待着她的绽放。
新购的龙珠在丝瓜藤的遮挡和寒潮的“冷冻”下,如今终于有花儿绽放了:一朵,两朵…仔细数数,居然有七朵。昨给它修枝时,見小小的、嫩白的花儿躲在肥且大的叶片中,白色的花瓣懒懒的伸展开,紫红的花蕊精神抖擞的使劲往外伸,仿佛想跃过白色花瓣,一览世界的美好。
蔫头搭脑的丁香,喜水喜光喜肥,水和肥充足,但阳光不足,刚露出白色的花朵努力绽放,却始终无法绽放。今日观察,经过两天的阳光照射,有几个花骨朵已鼓鼓囊囊,相信如果末来几天还是晴天的话,它会继续努力绽放。
除了这些花儿,我出外游玩时带回的不知名的,美化泥地的草草开花了,小小的,粉紫的花儿成串开放;珍珠玫瑰也绽放了笑脸,可惜冷久了,笑脸上的皱纹,让她看起来象五十多岁的老妪;被雨淋够的多肉,再被太阳晒晒,整个都“肉肉”,像吃饱喝是后,准备开始调皮的小孩,心都被萌化了,赶紧发微信给朋友看。
朋友们都惊呼,说太"咔哇伊”了。听朋友们表扬,本来挺开心的,但面聊天让我郁闷了。朋友们的重点全部在我花园里的太阳上了,都说好羡慕我可以在这么大,这么漂亮的花园里晒太阳。说我这里有太阳,好幸福。
我纳闷了,不都同在一片蓝天下,不都同在一座城市吗?为什么说只有我这里有太阳。当我把问题提出来,朋友们开始发照片。我顿时明白了,疫情下,大家响应号,不出门,而大部分朋友家中都只能看见窗外的太阳,却不能晒太阳。
虽然我比她们辛苦的、在酷暑中、用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打造好如今的花园,但现在我却能享受比她们多的太阳。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更坚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好了,更完了,不能浪费大好光阴。继续晒太阳,看季羡林老先生的《寸心游万里》,疫情不能出门,就跟随老先生的步代,用心去游历吧: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