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养精幕锐、清心寡欲。大喜,大悲,太情绪化都不可以,平常心态,看待事物。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多么高深的境界。也许我处于初级所段,环境或遭遇给我的客观影响,使我产生的各种情绪,是生理反应。我只能开导自己看开点,换位思考,或者从长远去看。
但是这样情绪并不会消失,只可能慢慢减弱,因为客观情况是不以我个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想要修行我该如何去做?
是去看更多的道理,还是学习别人的思维罗辑,多角度的开导自己,通过提升自己的应对方式方法,来顺应环境,使环境不再如之前般压迫自己。外部压力小内部情緒也就小了。
还是或者说难道是,看淡一切,得与失都不影响我继续生活下去,只是生活质量有变化。所以有“无欲则刚”。
无欲,大概人是做不到的,情绪被进化出来,通过体内多种激素分泌对身体的刺激,本身就是帮助我们应对环境变化自身开始行动的。
只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野兽时期那样单纯了,也许文明不需要太多情绪,所有的学习和发展不断提升着我们的阈值。
话说回来,情绪也是要消耗能量的,这里用了,那里就不够了。
修行,不就是让你尽量把自身能量消耗在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