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找出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
孩子做事拖延缓慢,这是家长们看到的一个共同的行为结果。对于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不同的孩子可能不太一样。首先我们要去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找到导致她拖拉的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在帮助孩子们改变的过程,一定不要着急,慢慢来,循序渐进,持续改善。
1、 帮助孩子建立对时间的感知。
对于那些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我们要帮助他建立对时间的感知。大部分的孩子在日常生活当中他是不看时间的。孩子没有对时间的觉察,是因为家长并没有培养他们主动看时间的习惯,我们习惯了用嘴巴去催促孩子来,让他们感知时间的紧迫性,所以孩子们对于时间一直都停在感觉层面。
培养时间观念,先从养成看时间的习惯入手。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当我们把行为,事件跟时间联系起来,时间单位才有意义。
提前和孩子一起做计划,然后给孩子备一个手表,做事情的时侯引导孩子看表,家长和孩子一起预估时间。计算做一件事用了多长时间?离我们做什么事,还有多长时间?当孩子能准确预估时间时,他就会对自己的时间有一个规划的基础。才有可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不断把时间,事件和行为联系起来。慢慢的孩子们对于时长会有越来越准确的评估,也会对时间的感知变得越来越强烈。训练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重复。
意愿度和做事动力不足引起的拖拉。
需要去定位孩子不想做这件事的根本原因,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不难求,真正需要花功夫的是观察和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
找出什么原因让孩子不想做这件事儿,一定得把问题的根源给揪出来,你才能对症下药。
当孩子已经能够熟练的操作餐具吃饭的时候却还是慢吞吞的时候,我们得去观察一下,因为吃饭前吃了零食,这会不饿呢?还是因为饭前本来在看电视,正在兴头上就被关掉头来吃饭了,或者是饭菜不合胃口,还是说刚才被老爸训了一顿不开心,甚至啊,我们得看看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疲惫的原因。
总之排除孩子因为完成这件事的技能不熟练的原因之后,你得找到导致他对当前这件事情没有兴趣的真正原因,找到了具体的原因,才能针对这个问题去寻找解决方案。
自我总结:1.和孩子们玩游戏去感知时间,让孩子猜一猜,一件事情需要多少时间。猜对了,鼓励一下孩子。孩子们会感兴趣。刻意练习不能太死板。
2.孩子有能力做的快的时候还是拖拉,我们要耐心的观察到底是什么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