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杂志 和《韶关广播电视报》的故事
1、
1993年,方芝清的丈夫临终前叮嘱13岁的儿子润欣以后要读建筑系,好好照顾妈妈。
1996年,方芝清得知润欣与同班同学,单亲家庭女孩杨文文早恋,一起练习洞箫,她怕耽误儿子前途,把杨文文写给润欣的信,贴在润欣教室墙外,附加几句话:请你自重,不要妨碍别人前途,这样对大家都好。
润欣责怪妈妈伤害文文,方芝清提醒润欣答应了爸爸要学建筑。
文文转校,不再与润欣来往,送他一支洞箫作为纪念,方芝清看见很生气,以为文文还纠缠润欣,不小心把洞箫摔断,托人还给文文。
润欣考上美国名牌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方芝清考虑再婚,与国外回来的商人庄维先交往。
庄维先的女儿很排斥她,一再找麻烦,庄维先态度也转变,方芝清质问他,庄维先的女儿反过来指责她,原来,庄维先的女儿就是润欣的初恋文文。
庄维先责备方芝清不该为维护她儿子伤害他女儿,方芝清哭着对文文道歉,文文不肯原谅她,方芝清和庄维先只能分手。
2、
女教师台楚凤丈夫去世后,独自带着女儿楚楚生活,不让任何异性进入母女俩的生活。
楚楚初中毕业的暑假,跟音乐老师吴秋扬学琴,吴秋扬是个花花公子,引诱楚楚,痛说“婚姻不幸”,使楚楚同情他,误以为自己爱上他。
台楚凤为了让女儿看清色狼真面目,不惜以自己为诱饵,让吴秋扬露出真面目,楚楚才看清这个人,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3、
一个单身父亲,自从妻子去世后,一直独自带女儿生活。
女儿11岁那年一个冬夜,父亲听到女儿在哭,说自己肚子痛,流了好多血,快死了。父亲带女儿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女儿初潮来了,让护士给女儿买了卫生巾,教她使用。
女儿对爸爸说,要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去上坟时,女儿在墓地大声对妈妈说,她来了初潮,长大了,旁边的人投来奇怪的眼神,女儿不以为然,只为能和妈妈分享成长的喜悦开心。
女儿发现身体有些不寻常的变化,父亲带女儿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没什么问题,女儿的同学却胡说她去看妇科一定是怀孕了,她家里只有她和父亲,一男一女在一起就会怀孕。
女儿问父亲真的是这样吗?父亲有点生气,但理性处理,没有去责怪女儿的同学,而是耐心告诉女儿,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成年男女恋爱,经过法律程序结为合法夫妻,才能怀孕有孩子。
父亲通过当妇产科医生的表妹,让女儿了解到妊娠知识,对婚恋和生育有一定了解。
女儿高中时和一个优秀的男同学恋爱,父亲担心女儿耽误学习,担心女儿偷吃禁果。思考过后,还是鼓励女儿享受初恋,他相信女儿不会让美好的初恋变得不美好。
女儿很懂事,没有因为恋爱忽略学习,也没有越过界限,和男朋友互相鼓励,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单亲父母育儿,比父母健全的家庭担子更重,要在有限的精力下,负担家庭生计,也要关心孩子的思想、性格发展,学业社交。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又辨不清是非,为了避免子女走入歧途,单亲父母是要费很多心思去引导的。
单亲父母在引导子女的过程中, 即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也要注意方法,耐心引导,不要让自己的爱变成对孩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