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也被称之为“国画”,属于中国的琴棋书画四艺之一。是一种用毛笔、墨和国画颜料等工具材料以一定的技法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按其技法主要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按门类又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人物画观其“神”,山水画游于“境”,花鸟画悟其“比兴”。
欣赏中国画,首先要了解这四个词:“气韵”、“意境”、“笔墨”、“兴寄”。
“气韵”
谢赫六法之首即为“气韵生动”。“气者道也;韵者均也,和谐之意”。简单地说,“气”是天地化生万物之能量,“韵”,是和谐、韵律。
“气韵”,是艺术审美中非常抽象的一个词藻,是历代先贤通过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所走向的共同认知。早在曹丕《典论论文》中就有写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自此后“气韵”作为文学、艺术的审美标准逐渐成型。清代黄越在《二十四画品》中也讲到“六法之难,气韵为最,意在笔先,妙在画外。”体会气韵,在后期具体画作的赏析中,我们一起慢慢体会“气”与“韵”的神采。
“意境”
“意”为意象,“境”为境界。
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唐代的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情境”、“物境”、“意境”理论;中唐释皎然、司空图主张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可以意冥,难以言状”,更重视表现作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情趣意兴。无论文学还是书画,品味其中之意之境,都是欣赏艺术作品的最紧要处。
“笔墨”
南朝谢赫在“六法”中提到“骨法用笔”,元赵孟頫言“以书入画”,皆指出书画作品中笔墨的重要性。
简而言之,笔墨,既是运笔的方法;亦是最终呈现出的画面肌理效果。
在技法上,“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在理论上,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映发,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笔法丰富、有力度,或浸润凝重、或枯涩快疾;或中锋、或逆锋、或侧锋、或拖笔、或散笔。墨法则讲究多层次的变化:五墨六彩——焦、浓、重、淡、清加上纸的颜色。实际上指的就是墨色运用上的丰富变化。理解起来不用太机械,不要认为墨和水只能调出五种变化,其实变化应该更多。代表作如元代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兴寄”
所谓“兴”,是赋比兴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兴”字的含意是“起”,艺术家创作时所兴起的是情,因此,《文心雕龙·比兴篇》说:“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常见,是一种主要的创作方式。简单说,“兴寄”就是不正言直述,而是托物(景、事)兴情,有所寄寓。这就需要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要结合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时代的文化风貌来体悟和理解。用心去与作品本身链接,体会画外之意,书外之情。
中国画发展小史
最后,要读懂中国画,就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发展,回到作品的语境中,从深度理解艺术作品,也通过历史作品去触摸曾经的时代。
史前到先秦,实用为主。艺术品兼具实用价值,从巫觋到礼仪,主要存在于墓葬和祭祀中。
秦至两汉,礼仪为主。天下首次大一统,壮丽风盛,艺术为“成教化、助人伦”。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分裂,域外文化传入融合,“兴衰鉴戒”之艺术与宗教艺术并重,独立审美意识开始萌芽。
隋唐时期,多元文化交融,艺术创作繁荣,山水画粲然兴起,画种开始分科,艺术市场隐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
五代两宋,山水画发展成熟,风格多样;强调抽象的寓意,可说是写意风格全盛的时代;画者地位有所提高,文人画逐渐占据文化主流。宫廷画院在此时期出现,始于五代,盛于两宋。
元,元人崇尚“古意”,重传承,以书入画,强调笔墨意趣,文人画发展达到高峰。诗书画印四体兼备,形成文人画特有的风格。
明,艺术市场成熟,民间艺术需求繁盛,绘画艺术有世俗化的转向。董其昌于明末,提出著名的“南北宗论”,文人画和风俗画绘成洪流,并形成诸多流派;山水、花鸟题材流行,人物画开始衰微。
清,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及水墨写意画盛行。在“南北宗论”的影响下,清代画坛流派之多,竞争之烈,是前所未有的。西方的绘画技术流入形成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