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看房手记(4):西溪的水
2017年4月29日 陈琳
杭州城,在我看来,有四大水文地理特征:西湖、西溪湿地、钱塘江和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由南向北,运河区域如今主要在杭州城的城北方向。钱塘江乃是由西南往东北方向穿城而去,属于杭州城从西湖往钱塘江一线发展的新兴城市中心。西湖是杭州城唐宋以来的城市中心,北路、西路及南路皆环山,传统的城市范围主要在西湖的东面发展,即是传统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格局。西溪湿地则在杭州城的西面,因《非诚勿扰》而为世人所知。
以下介绍性文字,是对单金发编著的《西溪的水》中相关内容的一个总结和摘要。《西溪的水》,杭州出版社2012年出版,是主政杭州十年的王国平作为总主编出版的一套杭州全书中的一本,书的内容以资料性的简单拼凑居多。
杭州是由浙西南钱塘江和东苕溪上游水系冲积、湖积、沼积而形成。东苕溪源出自临安东天目山的马尖岗。东苕溪原来直接流向钱塘江,由于洪峰下泄不断遭遇钱塘江高潮顶托,转而向地势较低的北部分流,最终整个河道向北偏移,再加上人工改造,逐渐演化为太湖水系,而东部则逐渐堆积为冲积平原。杭州的西南丘陵两侧分别有地质构造湖盆和三墩回陷区。其中东南侧的地质构造湖盆演化为西湖,西北侧的三墩回陷区则发展为西溪湿地。
西溪的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西溪湿地和西湖周边的丘陵河谷之间即有人类活动。四五千年前西溪一带的天气较今天更为热暖潮湿,年平均湿度比今日略高,降雨量也较多。干栏式的房屋建筑已成为良渚先民的住所。而丰富多彩的玉器是良渚先民最具特色的成就。
杭州后来作为一个新都市崛起是较晚的。汉代以前,其城市形态和结构还相当不确定。西湖处于若有若无之间,仍有海潮出没,直到汉晋之后,才成为固定的湖泊。西溪湿地北部良渚和南部留下等地势较高的部分较适宜居住,中部大部分为沼泽水网区域,人类活动很少。
西溪湿地在地质单元上属于三墩回陷,是浙北地区经海侵海退反复作用形成。大约3500年前,钱塘江河口堆积平原已经形成,东苕溪等水系在三墩地质回陷区排泄不畅而冲积、湖积、沼积形成了西溪湿地。“当天目万山下流之冲,潴为巨泽,蛟蛰之所出没。”西溪湿地地处浙西南河谷丘陵与浙东北水网平原的交接地带。西溪地区实为苕溪潴水之区,苕溪上游依天目山,山高岭峻,坡陡流急,每当春夏雨潦,苕溪注,西溪便汇为巨泽。东汉时,余杭县令陈浑忧其水患,筑西险大糖,又在其南开凿南湖以蓄苕溪洪水,苕溪因此改道东北流向太湖,西溪地界则逐渐变为一大片水上绿洲,即宋人所谓“蒹葭深处”。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介入,西溪湿地自唐宋开始渐渐由天然的原生湿地转化为次生湿地,面积也大大缩小。经过历代的治理,至明万历年间,西溪地区呈现一派典型的自然湿地景观:河港纵横交错,鱼塘接蹱相连,小溪浅狹长流,水中芦苇丛生,紫菱莲藕杂陈,鱼虾鸟虫众多。
明末清初的大文豪张岱在西湖梦寻中写道:“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名。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至清代雍正,《西湖志》卷四记载:“西溪,在西湖北山之阴,由宝石山背陆行,绕秦亭山,沿山十八里,为宋时辇路,抵留下。水道由松木场入古荡,溪流浅狹,不容巨舟。自古荡而西,并称西溪,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漵。”已是蒹葭苍苍、秋水映月的人间隐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