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本巴人,系出乡野。幼时父即赴外以求生计,独留祖母躬亲抚养。青山绿水以为吾师,鸟兽鱼虾以为吾友。徜徉自然山水之间,未尝有忧患之思。
待年岁渐长,又辗转川闽之间。鹭岛孤室之中,幼无所伺,唯以书为伴。寒来暑往,春秋流转,潜心书海,不觉已逾志学之年。
及至高中,方提素笔,胸虽乏墨,唯以陈情。虽无稼轩挑灯看剑之壮志,亦无易安寻寻觅觅之柔情,敢书吾辈所遇所思,是为辞者达意耳。幸蒙师恩,倍加鼓许,荐余于青少年作协。良师益友,定当不负。幸甚,两载间数入赛事而屡获彰表,一时为十里八乡所乐道。
转瞬又入大学,所修之业虽非所好,以生计故唯有砺心潜习。文史虽吾所好,时觉难为生计,故置之业余爱好者矣。然今念及此,未尝不撮膝长叹。心与志不坚,为时局所迷,此孰之过也?四载春秋,亦有获益。寒暑长假,实习各业。或当店小二,或从卖货郎,朝为田舍翁,暮登金玉堂。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以长眼目耳。
彼时七月,自校而归。乘彼列车,赶赴沪市。如此繁盛之地:十里长街,花灯璀璨;四衢八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谈笑有巨贾,往来无闲杂。余立于斯,望彼大厦参天,此诚吾之所期乎?
入司一年,兢兢业业,所见所学,悉记于心。然彼司既为国企,事事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日复日矣。胸中所志,难有所成,积郁难消,愈觉无趣。吾辈青年不当如此,案牍销形尚可鉴,未老先衰自徒然。衣食无忧,而壮志渐糜;心为形役,则神所劳矣。虽有饱腹之资,却不得片刻欢愉。
无志非人,量善后动。身心俱疲,何故执迷。再三思虑,遂递辞呈:兴趣与工作不可得兼乎?然此诚非吾之所向,彼时以生计故而从此业,今欲以兴趣为引去寻它。人生几何复几何,曷不任性任我行。且趁年轻逐梦想,莫负青年好春光。
吾之所向,文字也。于斯几载,尝作小说百余万字于网络媒体之上。仅为练笔,虽无大成,然幼时之心渐长。欲以文史之道而立业,可乎?
虽无文史专业之资历,却有满腹之热情及十余载之积累。不敢为人师,却能为人友。古人云,达者为师。我所知者长一二寸,则予人不差分毫。分寸间亦当斟酌再三,不致于误人子弟。
文史为我中华之国学,亦为我中华之根基。彼西学入我中华已有数百年,而今之世鲜有人知国学为何物。此为华夏之哀哉!若失其本,尤无根巨木,虽能参天,终将倒矣。
国学之复兴,势在必然,而任在吾等。余虽不才,亦是爱国敬业之辈,尚学好问之徒。诚信友善,待人诚恳,踏实严谨,认真负责。昔以世故徒劳身形,今为所望愿捐薄躯。
余非古之高才,亦无怀才不遇之愤慨。虽非千里马,愿可作良驹。虽非绝世剑,愿以器自律。
盖以固陋之文字,述余之生平。承蒙君阅,不甚惶恐。此身无长物,一介书生,三尺微命,愿为文学之车马牵引尽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