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好久,但在当我想要写读后感时,还是想写这本书。主人公福贵,他的身上集齐了所有的需要度过的难关,他的屹立不倒,可以称其为生命的不倒翁。任凭残酷生活的拳打脚踢,他总能找到活着的重心,让自己摆回最合适的位置,就算命运残酷的像一把斧头,将他最后一点的盼望也凿的粉碎,他也要将它小心埋好,完成自己最后的信念。
余华以《活着》为题,却专注描写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演奏的是壮丽生命的诗篇,正是这样以平淡的口吻诉说着一个平凡人的平凡的故事,给人以最朴实、最厚重的生命力量。也给人带来无尽的思考与感受。
“活着,在苦难中静静绽放”但命运是不曾放过他的,最后他在小屋里独自一个人时,他是否也曾细心念过想这种日子的到来。他是否也感觉到这种日子的苦楚与辛酸。他的不曾放弃是他坚定意志与苦难命运的结合。
人是没有一帆风顺的,或大喜或大悲,福贵家道中落,从一个有这富裕家庭的公子,沦落到一个没有亲人陪伴,没有钱财可花的老人。即使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他也要好好活着,这是他对生命的热爱,福贵渡尽劫波依然仰起头来微笑的顽强,永远不会被困难打倒的坚韧,对生存对生命的难以描述的的渴求,是心灵上的慰藉和震撼。他一定懂得,人只有活着,才能获得什么,或者说拥有什么,如果没了生命他一定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属于他了,他一定也想过,自己一个人还或者做些什么,在自己孤零零一个人时也没什么想做的了。即便他的生命只剩下他和一只和他一样苍老的牛,他也一定要好好的活着,继续自己的人生,即便看着身边的人的离去,他何尝不是难过,不是悲伤的。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知道福贵是悲惨的,他的家庭也是悲惨的,厄运一次次的降临,但依旧没有打败福贵活着的希望。“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民的责任。”余华在书中说到。这也是余华对生命真谛的感触。
即使灾难是无法预知的,我们也要生存下去的勇气与力量,活着是最基本最有效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