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小说,是一篇自读课。文章语言洗练、干净颇能代表阿城的语言风格。这篇小说肖培东老师会怎么教呢?
一、对比感知
这一单元是小说单元,《孔乙己》和《变色龙》都是以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来做标题的,如果我们以《溜索》中的某个人物来给这篇文章重新命题,你觉得可以用文中哪个人物做标题呢?小说都写了哪些人?(首领,马帮汉子,“我”)
这篇小说不存在某一核心人物,它和前面的两篇小说完全不同。这篇小说没有核心人物,它讲述的是西南少数民族一群马帮汉子溜索过江的一段经历。
溜索写的是从江的这里到那里,这篇小说和其他小说有什么不同?(小说没有核心人物,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不求情节的跌宕起伏)
评:进入文本的方式有多种。如果是我教学这一课的话,我会让学生自读课文,结合题目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这种进入文本的方式当然没有错,但是与肖老师的教学设计的比起来,才知道哪个高,哪个下。肖老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发现前面两篇小说题目的特点———都是以人物来作为题目的。然后引发学生思考:那如果这篇文章也以人物为题该怎么命题目呢?这样学生就需要先明白这篇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是谁,但为什么不能以人物命题目呢?逐步深入思考,学生发现:这篇文章所写的是首领带领马帮汉子溜索过江的经历,所以不能用人物来命名。
接着肖老师又往前走了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特点,小说的情节大都波澜起伏,曲折有致,这篇小说情节安排很简单,平平淡淡,似乎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可见这篇小说并不以情节致胜。这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点。
这个环节的设计看似很随意,但颇具匠心。妙极。
二、利用旁批自读课文,思考哪个旁批对你最有用?
评: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都知道自读课要重视旁批。可是这七处旁批如何来利用呢?肖老师,设计了一个巧妙的问题:哪个旁批对你最有作用?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肖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当中的物象,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关注小说的语言,体会文章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可以说肖老师把这篇文章的旁被运用到了极致。
三、哪个旁批最能指向小说特征(语言洗练、干净)
评: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关注以下几点:编者的意图,单元的地位,这一篇的特点,学情。显而易见,老师的设计目的很明确,让学生关注到这一篇不同于其他小说的特点。阿城的语言极富特色。如此洗练、干净的语言只能在阿城的作品中读到。肖老师让学生阅读第二处旁批所指向的内容——第四段,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多是短句,有古汉语的感觉,用词准确。特别是文章中首领和马帮汉子的对话的赏读,特别精彩。肖老师把“可还歇?”“不消。”这一处对话,换成“你还要不要再歇一会儿啊?”“我们不要再歇了,我们出发吧!”这样一换,勇气和粗犷就消失了,豪迈的气概就是从原文干净利索的对话中表现出来的。
接着总结阿城小说的语言特色:笔记小说,寥寥几笔,形神兼备,多用白描,善用短句,比喻叠字都很有讲究。最后引用郭枫多阿城小说的评价———说的少,说的淡,说的轻。
四、主题探究
说的少,说的轻,说的浅但并不意味着文章主旨内涵的清浅,读了这篇文章,我们能感受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风俗风情,感受马帮汉子的粗犷与豪迈,我们还能获得什么样的启迪?联系这次成功的溜索过江去思考。
评: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感去生活。读小说其实就是读自己。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从这篇文章中能获得怎样的启示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肖老师把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也留给未来的岁月。自读,再读还会有新的收获。这节课到此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绝。
肖老师的课总是这样,简简单单,看似很浅,但却在语文的深处漫溯,这就是教学艺术,这就是功力。
“不要指望读第一遍就获得什么,请看第二遍,第三遍。”我会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