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诞生,从满大街五颜六色的骑行风景,到手机里各式各样的单车软件,都预示着一个商业模式的崛起。但是这真的是共享经济吗?共享经济本质上强调的是共享,并不是租赁。单纯的质押需要一对一模式,也就是我交出一份押金,必须占有一份资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共享单车则不同我不可能每次使用完单车都把押金退出来,下次使用再把押金充进去,而必然是使用期间押金要在单车企业那里长久存放。这样一来,共享单车不再是一个租赁物对应一份押金,而成为一个账户对应一份押金,本来一对一的传统租赁,变成了一对多的押金共享,产生了金融属性,并且是加了杠杆的金融。据今年的8月份数据显示,保守估计,到目前为止,仅共享单车领域的存量押金规模近100亿元。而目前公开已知的有6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造成用户押金损失已经超过10多亿元。共享单车的倒闭陷入押金难退风波。
前不久,一共享单车企业的C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困局主要是两个原因,除了资金不够以及决策失误外,竞争对手的背后操纵也是一大原因。有些即将面临被淘汰的共享单车们,却发现了另一条“起死回生”之道,一些在市场竞争中处在不利地位的共享单车企业,转而用夸大宣传的方式招揽加盟商,转嫁金融困境。更有甚者以高额的回报为诱饵招商,让人怀疑其是否在骗取加盟费,披着共享经济幌子搞金融传销。的确,无论是经济发展的方向,还是创业投资的风口,共享经济都已经是上至政策下至民生都绕不开的热门话题。而资本在其中加速布局,也是以当下的投资风险对未来的巨大机遇。但在最具代表性的共享单车身上,却呈现虚火过旺的势头。应该说,在政策的不断收紧、舆论不断以“普惠”还是“互害”加压之下,共享经济特别是共享单车在过去两年一直上升后迎来了转折点。那些在市场优胜劣汰规则作用下挤出的小公司,必然会遇到死亡之痛。这是资源重新配置的必然过程,但如果通过这种夸大的宣传——“年投入0—40万元,毛利率高达88%,投资回报率高达700%”,力图把失败转嫁给新的接盘侠,已经更像是一场资本的骗局而非是赌局。
共享单车本身,确实是发现了人们出行领域“最后一公里”的需求,但后期的疯狂发展完全依靠的是资本力量,在不断投钱才能保全自身的共享单车行业内怎么赚钱、怎么盈利,这些目前都尚未清晰。那些即将被淘汰的小公司们,在共享单车行业进入“下半场”后,已然到了对资金“饥不择食”的地步。这不难想见,但无论夸大宣传还是抛出“700%的回报”的诱饵,都不仅将会阻碍市场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甚至很有可能会导致后期泡沫破裂危害性的扩大。绝大多数的用户、受益者,都认同共享单车的价值。不过,共享单车给社会带来的问题,同样也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