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身体的语言

因为学习践行营养,知道了饮食要均衡营养全面,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在这个行业沉淀了这么多年,也确实看到了很多从医学来看所谓的奇迹,通过营养的改善,调理恢复健康的案例。

因为学习佛法,从健康这个层面来讲,也在打破我构建的一些认知。也有不少人通过信佛,念佛康复的。修行的师父,一天只吃一顿,玉米糊糊,面条啥的,连油都不吃,也能好好的。不少人全素依然活的健康,而且对于这样的人,不要以自己的认知去劝他吃素不好,关乎信仰的事是不容改变的。

我自己也在感受和体会。学佛这几年来,我基本没买过活物,家里的荤也越来越少。习惯了以后,哪天多吃了点荤,肠胃都会很不适,很难消化。有时候,吃肉不再像以前觉得香好吃,会吃出膻味,自然不想吃。然而,餐桌还是会有,因为孩子会馋。自己一直坚持吃营养早餐,营养素,荤吃的少,身体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

我们讲的健康,身体层面出问题,营养能修复的很多是器质层面的。就像佛家讲身体是修行的工具,是皮囊。那么工具坏了,用构成工具的材料修补,一点也不矛盾。这种能修复的也多半是我们造作出来的毛病,不良的情绪,不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等造成的。

学佛以后,知道我们得到这个人身不易,在我们身上也背着很多看不到的业力,所以为什么要“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多做好事,多跟善知识在一起,修行,才能有更多的福报,恶的种子不会显发。业力现前,遭受恶的果报,很多时候,很多方法可能都会无济于事。

而真正的修行人,能做到少食甚至不食,很多高僧大德甚至活到一百多岁,身体依然很好。修行的人,心能转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不会像我们凡夫有这么多爱恨情仇的情绪,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和内耗。他们内心清明澄澈,消耗的少。修行人作息规律,静坐修心,吃的少消化功能的负担也小,身体更清明,更专注于内在,而不是外放。我们凡夫根本做不到这些。我们每日在世间奔波,为三斗米折腰。人跟人之间猜不完的小心思,猜疑,嫉妒,怨恨,委屈,压力等等,凡夫心累,身也累。满身心的疲惫,每天入不敷出,是需要去调节自己的身心和饮食状态的。不同的状况,像修行人一样的饮食状态是不可能支撑这个躯体的。

所以,无论是哪个层面,尽量去做好自己能做的,身体会告诉我们答案,是对还是错。多停下来去感知身体给我们传送的信号,没有谁比我们的身体更爱我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