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命运早有安排,你想急也急不来,若说命运在时间的驱动下可以改变,我想那一定是我们的思想进步了,从而超越了原先的自己。
孩子刚上小学时,他仰着头问我,“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学?我想在家玩。”
急着上班的我敷衍回答:“大家都去上学,你不去?走。”
孩子到了小学四年级,每每作业拉晚,见数学题迟迟算不出来,他满脸倦意的又问:“我为什么要上学?真烦。”
在一旁强打着精神陪读的我,没好大气的回答:“不上学你想干嘛?数都算不好,今后你连工作都不好找。”
等孩子上了初中,他不再问我为什么要上学了,他的每门刚到及格分数线的成绩已经告诉了我,比起上学之外的一切都好。
这时我能做的,是得主动找他去谈谈,“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
他漫不经心地回答,“我听不懂,学不会。”
我就在想,他游戏打得这么好,擅长的兴趣爱好也不少,善于发现与思考,怎么一提学习就发毛?我想:也许这些能力用错了地方。
平日里那些我说了上句,他能接出下句的大道理,我不想跟他再讲,我只想让自己静下来好好去分析分析,到底这学习是为了什么。
往大了咱不敢想,搞科研?为国家科技发展做贡献?算了吧,咱跟那些几辈子也沾不上边。
就往眼前看,人总得活着吧,活着就需要消费,需要人民币,挣钱?上大学也是为了挣钱,不上大学也一样能够挣钱,那都是为了挣钱,又何必要绕个弯呢?
从考学这件事上来看,咱还得从长计议,慎重研究,(名牌大学还可以提升一下圈子的层次,改写一把命运,普通大学也只能到处碰碰运气,认了命)毕竟天赋各异。
咱老百姓要想过得安稳,还就要跟着国家政策走,全览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动态,这跟玩股票是一个道理。
咱先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这样规定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且《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则是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显然,基础教育在于提高全民族基本素质的培养,提升全民道德水平,从娃娃抓起必是基础教育的重点。
那么读书,也就要相应摒弃了以前的“读死书,死读书”的应试教育模式,通过格物致知,理论加以实践相结合,去提高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水平。
我没上过大学,但我读过《大学》。“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治心。”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价值观,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王阳明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读圣贤书比考状元更重要)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的未来发展,我要告诉孩子,读书很重要,书能正心、宁神、养德,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才是关键,没有学历没关系,但不能没有学问,不能坏了品德。
至于将来走向社会能做什么样的工作我并不在意,国家不是讲究多元化经济发展么,只要不昧着良心做事,做什么都好。现在社会缺少的是诚信,说不定诚信在将来能值个“大价钱”。
其实吧,我有时也会担心,孩子万一工作挣钱少,他自己不够花怎么办?
我想了想,问自己,我们人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是金钱?是物质?是权?是利?其实都有最好。
可是得到之后都像是昙花一现,当时开心,过后,激动、兴奋感随之消失,剩下的还是那个填不满的空虚。
而家人的一个微笑,一次鼓励,与用心张罗的一桌好饭,却使我们的内心能量满满,倍感幸福。
当然,一场绝美的音乐盛会,一本与心灵共振的好书,一幅用激情创作出来的绘画都一样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了愉悦,这种兴奋将是持久的,是能够荡存心底,并开出美丽的花来。我相信我的孩子一定能够找到其中的奥妙。
当我们对孩子少一分责备,多一分理解,少一分焦虑,多一分信任,孩子则会越发的成熟。
看到偶尔想起自己是个父亲的孩子他爸,见期末考成绩不佳,则对孩子一通训斥,我就气不过的找他去讲理。
我问他:“要想孩子成绩好,是不是要基本具备以下标准,一.简单听话照着做,起码在学习上要求实,不能自欺欺人,得过且过?
他说:“对呀。”
我又问:“二.精力强、自控能力强、记忆力更要强,(精力不强,上课听不懂,课下学不会,作业做不完,刷题就更是别想;自控能力不强,手机离不了,零食吃不够,对自己没有一点儿狠劲,干啥也成不了;记忆力好是基石,学了忘,忘了学,早晚内耗死。)这三强缺一不可,是不是?
他说:“是。”
我说:“还有,在学校里也得要具备一定的独特性,和表现力吧,否则你往死里学,老师同学注意不到你,你就是个书呆子,被人嘲笑不说,极大可能失去很多可以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呀。
他也说:“没错。”
“那好,你反观我们平日里在工作中的表现,用这几点一一对照,我们自己又能做得到几点?还不是得过且过,得懒则懒,总是觉得自己比领导聪明,其实就是一个僵尸员工,各种躺平。”
凡事怕大饼翻个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我们应该明白。
若是我们能将人性的弱点都去除干净了,那我们各个都成了精英。之所以活到四十了还没成功,这就说明我们还差得远呢,身上的毛病太多。
知道自己的不足,有能力去改进,去提升自我修养,不比分数更重要啊!
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不正是我们每一个家庭所盼望的吗,能够做好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又何苦为难孩子。
孩子既是家人也是朋友,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未来必须要自己掌控,我们远远的为他们度量着,丈衡着,理解着,祝福着,鼓励着,喝彩着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