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就是喜欢做什么事给自己找一个不得不做的理由,仿佛这样做什么都是“充满意义”。公众号第一期《蔡骏24堂写作课》是因为创立公众号之初想学习一些写作技巧;第二期《82年生的金智英》与第三期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均是豆瓣年度最受欢迎榜单里的推荐书,值得一看。而且这两本书均谈及女性与母亲、家庭与教育等类似的话题,内容也有些许相似的含义。竟让我有种错觉,仿佛天下的书都包含着相似的主题,而我还需要不断探寻这个主题最精确的含义。
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因缘际遇让我打开这本书——《斯通纳》,我想了想,那是个午后。我斜靠在床头刷着豆瓣找书,没有一下子被《斯通纳》吸引,但是读着读着越来越爱不释手。
目前,我的读书喜好比较偏向纪实类、评论类的作品,反而不太喜欢文学性比较强的。文学,读起来很烧脑,搞不清楚或是理解不了某件事背后的意义,我会深受自己思想局限的痛苦折磨。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读过很多书、自己太笨、或者自己年龄小感悟生活生命的体验不够强烈的缘故。或许吧。
但是读这本书,我真的是越读越爱。从去年至今年,我曾跟朋友哭诉我的2019是非常失败的一年,几次考试没有过,要拿的证书也没有拿到,每天浑浑噩噩得忙忙碌碌,感觉自己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无能的平庸者。我还自己安慰自己,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都是这样平凡平庸的。而后,在这本书里,我就见证了一个名叫斯通纳的美国大学文学教师极其平凡庸碌的一生。
父母均是农民的斯通纳19岁上大学读农学,后来经文学老师的启蒙转学文学,一直读到博士后便留在母校做讲师,与妻子关系冷漠,工作中也受关系不和的领导的排挤,与相恋的情人最终分道扬镳,孤独的病死,死后也没有留下值得纪念的印迹。没什么精彩的斗争和反抗,一切的叙述都在近乎无聊的情节里绵延。但是,细细去品,去理解斯通纳,去理解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会让我对生活有更多的思考。
在斯通纳的人生里,贯彻着两个执着的追求——文学与爱情。但是,他并没有成功得到其中任何一样。他走出农村,那片整日麻木无望机械的土地,来到了文学的王国。他大学时饱览群书,感受书页留在手指间的微妙的感受。教书时,他沉醉文学和学术里。而后,在他与妻子以及与系主任的“斗争”中,文学和学术又成了逃避现实的借口以及心灵的避风港。对文学执着的追求是斯通纳“从来不曾背叛过自己的唯一的生活方式”。直到死,他的手里还握着自己的著作。可是,在糟糕的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他很难潜心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他一生只出版过一部无足轻重的学术著作。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情节,他执着地追求爱情,他抛开自己腼腆内向的性格,向一见钟情的女子发起热烈的求爱。可是,这恰恰成了他人生悲剧的开端。当所有的付出都是一厢情愿,所以尝试的斗争都是徒劳,他也开始变得冷漠,开始隐忍。后来,另一段心灵和肉欲交织的婚外情也无疾而终。
他的妻子伊迪丝家庭富裕,从小接受保守的淑女教育,性格饱受压抑。其实,我倒是很喜欢分析一下斯通纳的妻子伊迪丝——她的整个的混乱的人生,我真的不能想象原来还有这样的存在。
伊迪丝是冷漠、偏执的,与人有着深深的距离感。然而她并非生来就是这样的。伊迪丝的原生家庭是不和睦的,父母之间没有任何温情。书里没有对伊迪丝的父亲和母亲有过多的描写,但从只言片语里能窥见母亲出嫁前是生长于“某个古老而且气数悄然已尽的家庭”,她接受的教导“自小便是追求家庭环境条件的改善”,所以起初与经济和社会地位偏低的丈夫走进婚姻时,她的内心埋藏着根深蒂固的不满。
这样一个母亲,她的女儿正在复制着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悲剧。冷漠的家庭环境和严苛的淑女教育使伊迪丝的欲望和情感被狠狠压制着。这种欲望和情感不仅是关于爱和性,她连最基本的需求都说不出口。所以伊迪丝是万分痛苦的,她迫切地想要摆脱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她没得选,只能通过婚姻来获得自由,某种意义上的自由。所以当斯通纳出现时,她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了他。伊迪丝被期望成为一位好妻子,好妻子就是那个时代女性身上唯一的使命和标签。她厌恶着这种期望,所以她反抗,她拒绝履行妻子的种种义务。但,脱离这个标签之后的伊迪丝是迷茫的,她的人生一片虚无,她不知道如何活出自我。伊迪丝的万分痛苦,身为男性并且有自己执着追求的斯通纳是理解不了的。矛盾愈来愈深,最后他被这种痛苦毁灭,而他们的女儿也被这种痛苦毁灭,重复着又一个悲剧。
而主角斯通纳在这段与伊迪丝的感情里,更多的是隐忍和退让。他顺从妻子的心意,躲避家庭;他不愿与妻子反抗,丧失了关爱女儿的权利,任其在妻子病态的教育下成长。看到他与妻子之间的斗争那段文字,我是如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味的隐忍与退让?每个人不应该都要努力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吗?直到看到斯通纳如何处理他与凯瑟琳之间的婚外情之后,我才明白,斯通纳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农村生活了十九年,在这片土地上,粮食的丰收都是来自自然的馈赠。大地教他学会勤劳与善良,但也教会了他饥饿、贫穷、忍耐。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个自私的人,他不在乎外面的世界发生着或发生过什么,只坚守自己内心的那一块角落。他不是一个入世的人,他就像个隐士,他不愿与其他人或者这社会斗争,他不愿改变既有的生活。面对生活如此多的困境,他守护大学这片灵魂的净土,他沉溺于文学中得到自己心灵的救赎。
这让我想起,书里的一段话: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就像文章开篇提及,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认为斯通纳的人生是庸碌的。他的学术没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两段爱情也是惨淡收场。可是,直到现在我突然意识到:
一个追求过完整的自我的人生还是平庸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