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源于和朋友的聊天,她说:一直想证明自己,从来不想麻烦别人。我说:这里面牵涉两个问题。
第一:证明自己
怎么算证明自己,如果你的优秀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那么这个人生就不是自己的。
自己的人生不需要证明,只能自己体验,体验过才是自己的人生。记得纪伯伦说的:
能嫉妒或憎恨我的,只有在我之下的人;
我从未被嫉妒或憎恨,我不在任何人之上。
能赞扬或贬低我的,只有在我之上的人;
我从未被赞扬或贬低,我不在任何人之下。
当走自己的路,那么嫉妒或憎恨;赞扬或批评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明白自己的感受并不是别人怎么看待,而是自己的角度决定了感受。
第二:“麻烦别人”是关系的促进
子曰:仁者人也。二人关系决定一个人的存在。人是群居动物,互相合作才会生存下去。我们现在用的工具,吃的食物都是互相合作的结果。和谐的关系都是相互麻烦出来的。
但有一种现象不会促进关系。如果一个朋友总是帮助你,但要帮助他的时候总会被拒绝,那么这个关系不会持久,你会觉得压抑。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当中,也就是相互帮忙,你来我往的关系才会持久。
总是处在单向的帮助中,源于童年里和父母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和父母关系的延伸。小时候很少得到爱的回应,也很少得到父母的关注。突然有一天,帮助的别人,父母很高兴的表扬了你。慢慢的把记忆放大,逐渐形成了帮助别人等于父母喜欢自己的信仰。
埃克哈特.托利说:人类很大的一部分痛苦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未被觉察的思维控制着你的生活,痛苦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麻烦”也是一种不好的感受,当你觉察到麻烦的的由来,切断它,就会从苦中出离。因为情绪的诱因不只会产生一种感受,愤怒,后悔,内疚也是从同一个诱因中建立,那么清理掉一个诱因,其他的诱因也会消失。
痛苦都是认同自己的想法开始,这些想法来自过去。如果你能接受当下,忠于事实,保持平衡,那么就能从自己的想法中解脱出来。
耶稣经常问弟子:为什么经常焦虑呢?难道焦虑会让你活的更久吗?佛陀也说,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无止境的欲望。
那么就要养成观察自己思维和感知自己情绪的习惯。当内心有浮起的时候,感知它的来源。如果觉知不到它,那么就会把这股情绪释放到错误的地方。你并没有解脱,让自己陷入混乱之中。
只要内心静如止水,外在才会平静如水。内在会有起伏,你要对起伏有觉知。让言行不去迎合这个起伏,那么最终会归于平静。就像老子的: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只是去看,去观察,不去抗拒,也不认同。起伏的内心总会归于宁静与安详以及神圣的存在。
一位佛教徒说:凡生者必灭。意思是:学会了不去抗拒本然,学会了接受当下,学会了接受万物无常的本质,因为我找到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