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
相信大家的手机里都关注了很多微信公众号,甚至有很多读者花钱付费订阅了很多音频、文字内容,称之为内容付费,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儿呢?内容付费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或许你已经猜到了,今天聊的是付费阅读背后的那点事儿。
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规律,人们每年追捧的东西都不一样,比如互联网行业前年追自媒体,去年追直播短视频,那么今年追什么呢?似乎这些热点的背后总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波助澜。
这让我想起过年回家,年近八十的爷爷有一次在给子孙们科普生意经时说过的一句话:
“前年大蒜好卖,去年上半年小青菜好卖,下半年小青菜又没人买了,我猜今年上半年萝卜能卖个好价钱,看形势鸡鸭是不能做了”。
听了爷爷的话,对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肃然起敬。实际上各行各业的背后都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我们姑且将其理解为时势吧,不够据我所知其实背后都是有资本在推动,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就好比自媒体人早在前两年就攫取了第一桶金,现在再做很显然就不合时宜了。就好比直播和短视频行业去年一年内就崛起一百多家直播平台,再比如去年最火的短视频自媒体人papi酱,不过今年或许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papi了。这就好比现在已经不流行吃小青菜了,你还卖小青菜,就不合时宜了。那么今年流行什么呢?
很显然付费内容是之一。比如“XX思维,XX读书会,XXX频道”,甚至微信都放出风准备开始付费阅读了。
火已经点燃了,这个时候抵制知识付费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时势使然。所以我们注定是在浩瀚大海中随波逐流的人。
或许有人会问了,那双无形的大手到底在推动什么呢?我觉得是需求。一切商业行为的背后其实都是满足需求。道理我们都懂,但是你知道需求其实是可以被激发的吗?
比如衣食住行医是刚需我们都知道,而那双无形的手却可以推动进而影响人们的选择,比如穿什么品牌的衣服,买什么型号的手机,去哪家饭店,情人节住哪家酒店,生病了去哪家医院?而这种行为我们可以理解为叫营销行为。
比如莆田系为什么要投放数以千万计的广告?他们傻吗?实际上就是利用资本的力量,通过营销行为,最终影响人们选择哪家医院。而这种营销行为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刺激人们的需求。是的,需求其实是可以被激发的。比如微商的朋友圈广告也是这个道理。所谓的品牌、产品、营销、管理等行为,无不是为了激发受众需求而已。这或许是阿信这些年在各行各业里摸爬滚打,帮助企业投放了数亿费用之后的一点点小心得。聪明的企业永远知道如何激发客户的需求。
激发就是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让你自己感觉:我有病啊!
二
首先我们来说说从众心理,很幸运,阿信作为一个并没有掘到金的人,却亲眼目睹了很多资讯平台的套路,通俗的说其实都是在充分利用人性的弱点上做文章,还记得传播学里有这么一个套路,至少在中国是很实用的,性暗示、暴利和腐败是传播速度最快的捷径,这些本质上其实都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比如你现在打开任意门户网站,一定能看到这三点信息。只不过是有人讲逼格(称之为调性),有人更low而已,而low却可以带来更多的流量。比如有人做了调查,新媒体阅读量最高的并不是大V、专家写的文章,而是各种鸡汤文。很显然鸡汤更符合大众需求。得民心者得天下,当大V专注鸡汤,杀伤力自不必多说。相比之下:
鸡汤才是刚需,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进而引发从众,甚至是盲从。因为正确的漂亮话是永远不会有错的。甚至在算命技巧里也是如此,十千九响,十隆九成。说好听话永远比说难听话更能让人接受。
这是个比low 的时代。
阿信失败就失败在这里,光顾着讲调性了。不做鸡汤还可以理解,非要反鸡汤。所以这注定了会是个悲伤的故事。也难怪某帅会说,你的鬼谷道能坚持到现在,纯粹是你对鬼谷子的执着在坚持。注意,我用的词是:坚持。
我们知道理性的开端其实是感性,是人们的感觉、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在吸收感知世界之后,对于“是什么”的一种判断。比如一个产品为什么好,商家往往是通过五觉的方式进行推广的,不管你是听到的、看到的、触到的、闻到的,或者交互式的。奥秘就在于此,这就是广告和营销的目的。
早晨当你开车收音机里播放广告,走进电梯里看到的室内户外广告,去商场看到各种SP广告,手机上网或电视上看到的视觉广告,报纸上看到的软文硬广、甚至电影里的植入广告等等,其实无不是在攻击你的心理,激发你的需求。
当人们的感知被影响了之后,就会出现从众心理。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
不信,您放眼左右,是不是充斥着各种营销行为呢?看起来与你无关的广告,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认知。因此,在这双无形的手的推动下,当你饿了、渴了、困了、病了时,你就会情不自禁的做出你认为是理性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信息流的干扰。
实际上我们就生活在像《黑客帝国》世界里一样,随时接受由无形的手发出的程序指令在行为。也难怪互联网的业内人士会说:未来是属于程序员们的,程序员迟早会统治世界。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在互联网行业高度发达的今天,这并只是臆断。
也正因如此,所以才需要独立思考能力。可惜的是,我们往往会做出我们自己认为的独立思考的行为。就如我在读心理学原理时候看到的这么一句话:人们永远不可能理性的看待自己。这句话我足足思考了三年,因为人们其实是不可能做到绝对理性的。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不愿意从众,或许我们认为我们并没有从众。
但实际上,这还是一种从众。因为人永远是有弱点的。
三
人每天在思考问题,经常会陷入思维误区,其根源就在于存在逻辑缺陷。就以内容付费为例。那双无形的手在说:人们身处在信息洪流中,那么人们可以采用付费的形式,接收由专业人士提供的信息选择的服务。
有位鬼谷道的朋友问。鬼谷子的抵戏术是否还有第二层用法:反抵戏。这个问题,我给100分。这也是高手使用的一种方法:告诉你一些真相,告诉你所处的环境存在漏洞,进而给你提供服务,弥补这个bug。这就是反抵戏思维在知识付费炒作中的一次精妙的运用。
知识付费不是现在才有的,其实古已有之,比如孔夫子在办民营学校的时候就提出,只要有人提两斤咸肉,那么他就可以得到专业的儒家洗脑,哦不,知识服务。比如小说付费阅读、线下付费课程等等比比皆是,比如加入我们的鬼谷道其实也是需要付费的。那么为什么付费阅读会突然在2017年突然爆发呢?付费阅读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首先我要声明,阿信本人并不反对内容付费,但反对一切给用户洗脑的内容付费。
四
我们来讲个段子吧,关于孔子的。
有一次,孔子在跟弟子们聊天的时候,就感慨的说:“我这些弟子们,我最喜欢的颜回的修行差不多接近道的境界了吧,只是他却常常穷的叮当响。而那个不安本份的端木赐,投机倒把、把握商机,或许这小子运气好,每次都让他猜对了,居然成了土豪”。
很显然这事儿是让孔夫子很不爽的,穷人家的孩子好不容易凑了二斤咸肉,来接受洗脑,哦不,文化熏陶,居然还是没能翻身。而那个端木赐运气好,总是让他给蒙对了,居然混的风生水起。
不公平呐。有道者穷开心,无道者乐生活。哪怕是阿信看到孔夫子的唠叨也觉得很有道理,这特么太不公平了。很显然孔子在同情颜回,死了连个像样的葬礼都办不起,还要靠子贡他们捐助,才最终获得了体面。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相同的体会呢?不过这个故事阿信想说的并不是富人该死的故事,而是帮孔子说出他想说的话,毕竟他是万世师表,有些话不能说。
这个世界上,有德和有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很显然生活在奴隶制社会的孔老夫子早已看穿了一切。但是2000多年过去了,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事情似乎有更进化了,如果颜回生活在现代,或许他可以跟一些有学问有学位的人一起生意。而这门生意正是内容付费。
不过,我猜颜回是不愿意的,大家玩的东西不一样,无所谓对错。
人,本来就是不同的。比如鬼谷子的徒弟里有人学成了纵横家,有人练成了军事家,而大部分人是默默无闻的。其实订阅一些感兴趣的专题,开阔思维,扩展眼界也没什么不好的。就如鬼谷道能帮助你的,其实也只是通俗的讲鬼谷子给你听,剩下的还靠你自己了。聪明人其实早看懂了我们其实并不是在讲鬼谷子,而是在讲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