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孙子兵法》这本书,他总给现代人一种神秘感,它一出场,就是在各个用兵如神的将领的口中,令人不明觉厉。
但如果说这本书其实主要讲的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是不是再次颠覆了你的认知呢?
我们都知道哈,《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各种战争题材的影视剧都大量引用这本书中的句子,但少有人真正读过这本书,一个原因在于它是用文言文写的,并且读起来枯燥乏味,最近有位叫华杉的企业家通过“得到”分享了他对此书的解读——《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这就以最低成本满足了我们对此书的好奇心。
“得到”给出的推荐语说:
“这门课程不是提出对《孙子兵法》的新解释,而是真正还原《孙子兵法》的愿意”。
读完了华杉的解读,我才知道原来《孙子兵法》不是要教我们如何取胜,而是让我们明白很多事我做不到,从这个意义上讲兵法是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
怎么个消极法?
“《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败之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是以多胜少之法。”
不战的意思,就是尽量不打!
打不赢就不要打,打的赢,但代价太大也不要打,打的赢也打得起,但等等别着急打,看能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因为目标是解决问题,不是去战斗。战争的代价太大,失败的风险太高,要善于忍耐,善于等待。
“不战”听着好像就意味着不作为,但我们想一下,战争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以一种大家都极其无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不是为了打而打,虽然所有的人从理性的角度都知道和平是好事,但是和平久了就喜欢浪漫化战争(我认为这也是战争成为商业电影主流题材之一的重要原因),甚至有人盼着打仗,但是真打起来,就不那么浪漫了,那真是只有“炸弹和肠子”,所以能不采用战争去解决问题是最好的。
不战的技术要领在于“计”。
“计”是计算,是SWOT分析,不是计谋
我们一说到计,就很容易联想到诸葛亮,他在我们心中几乎就是神机妙算的代言人,然而兵法中所说的计不是指计谋的计,而是计算的计。甚至现在还有很多计算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就相当于咱们现在写方案,经常用SWOT分析,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这四个维度。而计算的目的是为了知道我到底能不能胜,有胜算我才打。
就拿诸葛亮六出祁山来讲,我们若对魏蜀吴做一个对比分析,魏国:500万人口,60万兵力;吴国:200万人口,20万兵力;蜀国:不到100万人口,不到10万兵力。诸葛亮要以10万兵去打60万的大国,还是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过去打,能有多大胜算?而司马懿算准他粮食能吃到什么时候,每次不跟他打,最后在五丈原还是坚守不战,诸葛亮抑郁而死。
所以《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的计,不是诸葛亮的奇谋巧计。不是说你打不赢的战争,有了《孙子兵法》就能反败为胜,明摆着打不赢的仗,你精通兵法,也不可能把它打赢。
司马懿正是在“计”上面胜过诸葛亮,才使得他能够忍耐与等待,笑到最后,他是有大智慧的人。
等待是在为战斗做准备
孙子说,真正善于作战的人,先规划自己,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这叫“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然后再等待敌人可以被战胜的时机。
在等待时,就是在踏踏实实积累自身实力的时候!
比如现在很多人恨不得大学没毕业就创业,效仿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但却忘了那都是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人还是应该踏实积累,等到自己手艺、人脉资源和各方面都积累充足后,再创业就能利于不败之地。或者根本不需要创业,以公司的分配机制,就能财务自由了。如果啥都没弄明白就冲上去创业,那就看你能不能中彩票了。
不败才是王道
胜利是等待来的,不是浴血奋战打下来的,真正会打仗的人都不是名将。什么是名将,就是不可能打赢的仗都给他打赢了,所以一战成名。比如项羽、李广,都是千古名将。
而真正善战的人,都是准备充分,按部就班,打的仗也不精彩,所以没什么故事。
有句名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李广封不了候?因为他没有那么大的实际功劳,他有的只是传奇故事,没有真正给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
李广是一个很随意的将军,他总需要根据战场情况随机应变,他带兵非常不讲规矩,打仗时,李广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还被敌人抓过俘虏,最后有一次在战斗里面带着部队竟然迷路了,加上年纪这么老还没能封侯,羞愤之下自杀而死。显然,一个很随意靠随机应变打仗的将军是带不了大部队的,这就是为什么皇上始终不让他带主力部队,一直让他在侧翼打配合,也是为什么他打了那么多精彩的仗,那么有名,却始终得不到封侯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的功绩。
从李广的故事我们就能深刻认识到,要得到自己最想得到的,就要看的足够大足够远,不能只图眼前的小胜,要能做到战胜自己的本性。
获取最后的成功,靠的是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以多胜少原则
如果说兵法有第一原则,那肯定不是兵不厌诈,而是兵力原则,以多胜少。
战国时期,秦王准备灭除,大将军王翦非得要六十万兵,秦王觉得要价太高,就问另一个将军李信,李信说只要二十万,结果李信带着二十万兵马去了后大败而归,最终还是让王翦率六十万兵完成了灭楚大业。
中学历史书里介绍了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电视剧也如此,因为这样的战争才吸引人能被人们记住,但实际上历史上无数次战争,能以弱胜强的是极少数,这是小概率事件。
这告诉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如果想要花小钱办大事,想要四两拨千斤,那就是自欺欺人。或者反过来说,投入越大,才风险越小。
总结一下,从《所以兵法》中我们至少学到了:
1,能不能胜,是可以通过计算知道的,但是如果算下来胜不了,你强求要它胜,那是不可能的,做不到。
弱胜不了强,不要迷恋小概率事件。
2,如果现在实力不够,要能等,要学会忍耐,不能因为焦虑就频频动作。
等待是为了积累。
3,打仗跟我们平时做事一样,不能靠诡计,还是靠踏踏实实的努力。
诡计之所以那么受欢迎,或许是因为人天性中的懒惰。
通过学习兵法,能让我们知道好多事我们都搞不定,都不能做,我们要接受失败。这样一个消极的态度,他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呢?它能够堵塞所有错误的源头。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会发现《孙子兵法》不仅是在讲兵法,本质是教授一套心法呀!
它让我们明白想成功就必须苦练基本功,坚持基本原则,所有的一切都在基本面。
所谓成功的捷径就是没有捷径!
文中引用:得到大师课《华杉讲透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