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育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开国帝拓跋珪长子,北魏第二帝。聪明睿智,宽厚弘毅。早年拜为相国、车骑大将军,封为齐王。后被册立为太子。得知生母赐死(即子贵母死制)后,拓跋嗣悲伤不已游行出宫。得知父亲被另一儿子拓跋绍弑后,拓跋嗣带兵入宫,诛杀拓跋绍,并登基即位。在位时能内修庶政,亲政爱民,外拓疆土,二度亲征北方柔然、南征刘宋,夺取青州、兖州、豫州、司州领土三百里,得胜回朝。因攻战劳顿病逝,时年三十二,在位十五年。拓跋嗣文武双全治国有方。虽英年早逝,但上承开国君主拓跋珪武功建国,下启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这是后话),历史中具有承先启后枢纽地位。
子贵母死制:始于汉武,成律北魏。汉武晚年的巫蛊事件中,逼得戾太子最后自杀身亡后,为嗣君伤透脑筋。最后汉武锁定幼子刘弗陵(西汉第八帝)身上,但刘弗陵只有五、六岁。因此汉武又担心刘弗陵的母亲会专权而动摇刘氏天下,于是汉武遗嘱:“立太子刘弗陵,而杀其生母钩弋夫人”。史称“杀母立子”,也即“子贵母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