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孩子,并不懂得情感到底是什么,如何辨别情感,更不用说如何有效的处理情感了。要理解孩子并与孩子沟通,就要破译他的非语言的线索,理解他的感受,还要能够帮助他理解他的感受。还要告诉他,有任何感受都是可以的,但是他的行为并不都是可以的。
学会识别和处理感受是一个需要花费孩子很多年时间的过程,所以,孩子需要你的耐心、理解以及和善而坚定的教育。孩子的感受不会造成任何问题,行为才会造成问题。小孩子很容易不知道面对感情应该怎么办,要教给孩子感受和行为之间的区别,帮助孩子识别并以恰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孩子对非语言的沟通的新人程度远远超过单纯的语言,非语言沟通的类型比如说:眼神(与孩子眼神接触表明重视)、姿势(蹲下来与孩子同高)、语气(不暗藏不满)、面部表情、身体接触等等。你需要时刻注意你给他发送的讯息,以及你说话的语气和行为是否是一致。
对待孩子要积极的倾听,不要求你赞同或是完全理解,要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被听到了,并让他们知道任何感受都是可以的。
小孩子还没有能够以大人可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感受所需的技能和成熟程度,这也是为什么发怒的孩子常常被看成是行为不良的孩子的原因。这时可以做一个积极的暂停,允许孩子感受到愤怒,知道这种愤怒的感情消散,然后用启发式的问题来帮助孩子理解他的感受,并相处解决方案。让他认识到愤怒是一种情感,并帮他培养如何处理这种情感的方法。
如何帮助孩子识别并对待感受
① 让孩子画一幅当前感受的画:颜色、声音、力度等等;
② 让孩子把感受说出来,而不是付诸行动;
③ 问孩子,当他生气时,身体有什么变化(脸发热、双拳紧握、痉挛、)
④ 准备一张脸谱表,问孩子有你的表情吗
⑤ 提供一种对待愤怒的可接受的方法(绕圈跑、打沙袋、假装自己是一只凶猛的恐龙、站在生气盒里跳或大叫)
⑥ 慢呼吸(呼和吸都疏导5,平静下来)
⑦ 用书籍和图画发起关于愤怒的讨论,推荐两本书《我感受的方式》《爆炸了》
⑧ 不要和孩子争执(相信他可以平静下来,玩假扮游戏)
对于不当行为,责备和羞辱的话是不必要的,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可能会有的结果,即使是大人,在一天当中也会感受到爱、温情、沮丧、愤怒、恼火、厌倦、希望和绝望,孩子也是一样,要记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并且常常会认为你的任何感受都是因他们而引起的,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中来,但也没必要告诉孩子超出他们理解力的东西。
父母爱孩子的表达,有一种方式就是如何运用的时间,专注的陪伴孩子,也可以成为“特别时光”,这是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陪伴和教育孩子任何时候开始都不会太晚,但是,你登的时间越久,肯定会越困难。
建立信任和坦诚关系的最好时机,不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而你突然意识到问题有多么严重之后,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花在与孩子的交谈、陪伴、倾听他的幻想、想法和感受,交给他了解生活的时间,是你将来永远都不会后悔的一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