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悟 蒙 山
我追梦仁厚,于是对山有着积淀于心的眷恋,尤其对故乡的沂蒙山,更有难以割裂的情结,那是一种孩子归依父亲的感觉。因此,当又一次进山的机会来临时,我还是紧紧抓住了它,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再次融入了蒙山的抱······
在同伴们的欢跃与惊呼中,我沿着青石铺就的游览线路默默拾级而上,沉静地感受着蒙山风父亲般的抚摸。直面秀美多姿的山景,我下意识地回避着它们带来表象的感官刺激,想从这旖旎迷人的风物后找寻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感受蒙山历史的厚重。因为我知道,在茫茫八百里沂蒙山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后有着更多更深的蕴涵,浅尝于表象景致的咏叹和讴歌之于古老的蒙山会略嫌苍白。
正当我为这一想法而迷茫时,一位在山道旁精心绣制手工布艺的老大娘进入了我的视线,摊前那结实的软底布鞋、精致的针纳鞋垫及象征吉祥如意的荷包是那样的风情古朴,又是那样牵动人的情思。我不知道眼前这位大娘是不是当年众多沂蒙红嫂中的一员,但我从她粗糙的双手上和熟练的缝制针法中分明看到了当年支前的情景。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正是这些沂蒙大娘、大嫂们缝制的一双双布鞋和鞋垫负载着我们的战士制敌于这连绵的群山,转战于大江南北;沂蒙姑娘、大嫂们融入着鱼水真情的荷包曾经给战士们提供几多“红嫂”般的护佑啊!由此,我又想起山下那位大嫂张罗的沂蒙小吃:薄如蝉翼的煎饼、透着温热的鸡蛋、精心腌制的咸菜、别具山野风味的小炒,当年的蒙山人不正是用它们来供奉和滋养共和国功臣的吗?“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在共和国最危机的关头,最困难的时刻,最需要的时候,古老的沂蒙山,淳朴的蒙山人做出了多么丰厚的贡献啊!如今,在远离硝烟的和平年代里,蒙山和蒙山人又洗去满身的铅尘,抹平战争遗留下的创伤,以它质朴、憨直的原始风情热诚地款待着远方的客人,难道他们真的就不曾记恨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这片贫瘠土地的淡忘,永远唱响着奉献的主旋律?
这样想着、走着,不觉已步入了蒙山的深处,在一段较为宽阔的山道处,一位步履沉稳的蒙山挑夫与我擦肩而行,见他汗流满面的样子,我急忙递上手中的矿泉水,边走边谈了起来。攀谈中,得知我们同姓,他叫李祥,31岁,从事挑夫工作有两个年头。李祥告诉我,他每天往山上送货三次,每斤货物收费一毛三分,一天能挣三十余元钱。问他平时货物都送往哪儿,他说:“不一定,最远到龟蒙岭,近的也要走八九里山路。”问他挑夫的工作是不是很辛苦时,他憨憨一笑说,开始时觉得很累,现在习惯了。当问起他为什么要从事挑夫这一辛苦而又不挣钱的工作时,他说:“山里人,没有多少文化,大事干不了,做挑夫往山上送货,可给游人提供方便不是?”说起钱,李祥告诉我,挑夫挣的钱虽不多,但凭的是力气,心里舒服,再说,钱挣多少是个头呢?能养家糊口就行了呗!······多么质朴的语言、多么憨厚的性格啊。望着他渐渐消失在崎岖山路上的背影,我想,挑夫们是属于大山的,他们就像山中的野荆棘一样,一代代演绎着山里人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品格,他们肩挑的不仅是生活的负荷与希望,也是大山人向贫瘠的挑战。在“中国瀑布”附近,我又遥遥望见一行挑夫正沿着一块酷似中国地图的巨岩迤逦而上。这是一副多有寓意的图画啊,如果说那尊巨岩能够代表中国的话,那么,蒙山挑夫岂不是挑起中国的脊梁!
下山的路上,碰见一群蒙山汉子挥锤凿錾着铺路的石阶。我想,他们也同那些挑夫一样,正用辛勤的汗水为别人、也为自己铺就希望的路吧。他们是蒙山的建设者,在建设着蒙山,也在创造着自己的生活。
想到这里,我的思路变得异常清晰起来。其实,我一直苦苦寻觅那些隐含于蒙山秀丽山包后面的东西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体现为无私的奉献,在和平建设的年代里体现为自强不息。
相关搜索
沂蒙山
李祥
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