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之旅
文/美若黎明
巴厘岛蔚蓝的海底里
藏着一个绮丽的幻想
如果你是一只海螺
就不要留恋珊瑚亭!
勇敢地探索这个世界:
你会穿过好望角
也终会到达塞纳河畔
要知道——
坚硬的壳并不是束缚,只要有方向
柔软的心并不是懦弱,只要有力量
方向与力量,将带你走向远方
当生活的潮水扑面而来时
拥抱它,与之共舞——
终有一天
在云翳喷薄的黄昏
你会徜徉在微波粼粼的沙滩上
倾听自己的心声!
解读:
它是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之一,特点是不会朦朦胧胧,令人琢磨不透,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乐观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通过这首作品,我第一次意识到想象力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以及体会到创作带给自己的满足感。
我喜欢蔚蓝的大海,然后我想:世界上有哪个地方有浪漫的海景?于是就想到巴厘岛。为啥抒情对象是海螺呢?我想到沙滩,就想到贝壳,我也不知道有什么贝类,干脆海螺算了。从地理位置考虑,印尼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澳洲东北部有个大堡礁,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接着,回想小时候,在田里捉鱼找鱼饵,拿的就是河螺的内脏。自然知道河螺总是吸在杂草旁的石头上,很难拔出。所以结合以上两点,才有“不要留恋珊瑚亭”的想象,进而提炼出走出舒适区,勇敢去探索世界,实现人生价值的创作立意。
接下来一段又让人脑洞大开:海螺咋穿过好望角,又跨越漫漫大西洋,最后到达时尚之都巴黎的塞纳河畔?我没有局限于海螺能力不足,或者说适应不了不同海域自然环境的局限性这种思维。干脆我自己想往哪,就往哪,这是不是很自由?
海螺有怎样的特点?海螺属于软体动物,有软软的身体,也有重重的壳。那我就以此入手进一步写得更深刻,于是采用拟人与类比的方法。海螺与蜗牛一样,拖着重重的“房子”,前进得很慢,自然比其他生物更难抵达目的地,所以我就想,只要海螺有正确的方向,以及不断积累力量,就能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并且,我还指出:努力的方向比单纯的力量更重要,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海螺一路的“奔波”固然充满挑战,有海啸、有飓风、更有海底地震……这些都会使它黯然神伤。而唯有抱以乐于接受,勇于面对的心态才能借助海浪的推波助澜,最终得到成长。
最后描写的是海螺到达目的地平静而释然的姿态。“云翳”自然是象征一路的艰辛磨难,当生命的黄昏来临,海螺回忆这一生,那种到达理想彼岸的成就感与荣誉感萦绕着它,使它更加懂得倾听自我。在微波粼粼的海滩上,它从未如此接近过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