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婚姻就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1,一个朋友的故事。
二本大学毕业,参加离家千里的城市银行招考,成功应聘。后来与该行副行长的外甥女结婚。朋友很帅气,女方长相一般,但是朋友农家出身,女方城市长大。回到朋友老家办婚礼的时候,匆匆忙忙,女方对朋友家人也是没有好脸色。这好像是通病吧,家里飞出去的凤凰,被城市女所不屑。有一个女儿却没有带回老家过。
2,一个同学的故事。
同学在大学期间就在网上某论坛做吧主,后来识得其女友,也就是现夫人。去年五一,回家结的婚,然后女方跟着同学来这边,顺便找个工作,但也是相隔四百里路。后来据说嫌弃这边工资太低,回老家待着去了。不知道他有没有觉得结婚的不同所在。
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当你长到周围所有的朋友、同事、发小、同学都结婚,甚至是生子以后,那种滋味真的是不一样。所以在过年回家的时候,“被逼婚”已经是常态了。当你想说“我还没有准备好”或者是“我还没有找到对的另一半”的时候,碰上父母那热切而又急迫的眼光,你的心里有没有一丝羞愧之意呢?
是,你考学离开家乡,去到陌生的城市打拼,但家乡人以为你在外工作光鲜,但是不知道你也是租着廉价房,天天挤着公交车上下班,心里也会有“买不起房”的悲痛。每个离家在外打拼的人,都希望可以衣锦还乡,可是又有几多人可以?
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工作,没有多余的金钱去拓展朋友圈,可以说每天的生活都是极其单调乏味的。将自己的工作一眼望到头的感觉,再加上在外漂浮不定的滋味,纠缠在一起,如烟障眼,如云蔽目,终不如心中的一块儿小石头,是不是的硌你一下。
假如说是这种工作状态,怎么适合由单身走入婚姻?进入婚姻要不要做一些准备?
首先,两人要志趣相投。就像王志文被问到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的时候,他是这么回答的,“就想找个可以聊天的人”,那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聊天,哪怕是晚上熟睡想聊天,也可以酣畅淋漓的说一痛快。可是,多少夫妻最终过得是背对背的日子呢?恋爱时可以被他/她的爱好所吸引,如果不能有同样的爱好志趣,那就是真的走进坟墓了。
再次,要财务自由,不论男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基本的物质保障,真的只能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了。一方过度依赖另一方,都会让另一方的压力骤增。以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是啥啥都是两张嘴,谈何容易。
最后但也是很重要的,互相理解和包容。选择了什么样的配偶,应该是在充分熟悉的基础上结婚的,不然在婚后发现矛盾的时候,唯有互相迁就才可以和谐相处下去。最伤配偶心的就是“真没用,你还是男人吗”“我怎么找了个你这么个女人,当时真是瞎了眼了”,就像斧子砍在柴上,即使不裂开,也会有不可磨灭的伤痕。
愿天下有情人,爬进幸福的围墙,幸福快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