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陀螺》一课,课前播放音乐《童年》,听着轻快美妙的旋律,心情前所未有的美,神清气爽,恍惚穿越回到童年。娃没陶醉我自醉,自顾自地乐起来,孩儿们看我开心他们也乐,娃知陪师乐而乐,却不知师乐其乐也。
课文作者回忆童年的玩具——陀螺,不由得也让我思绪飘飞,给娃们讲起了我的童年,我的玩具。
小时候,陀螺是男孩子的玩具,感觉中这是具有野性的男孩子玩的,我几乎不上手的。我们女孩子自有女孩子的玩具,跳绳呀(用稻草自编的)、橡皮筋呀、东南西北、石子(抓子儿游戏)、铁环(推铁环游戏,大多是男孩子玩,我也玩)、纸手枪(大多是男孩子的专利,没规定女孩子不能玩)……
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自制跳绳。那个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跳绳还可以用买的,我们都是自给自足的。每当稻谷低头、农民忙收的季节,便是我们肆意编制跳绳的时节。秋收后,谷粒收仓,稻草成垛,我们便在周末暖暖的午后一屁股坐在草堆里开始编绳。单人跳的短一些,双人跳的长一些,多人跳的就是长绳了,费的时间和稻草也更多一些。我们编的跳绳有两种,一种是双股拧的,另一种是三股编的,就是现在女孩子的麻花辫的编法。我那时不管用哪种编法,编出来的跳绳都是最光滑最漂亮的(可能与我爱臭美的性格有关吧),甚至还会在两头打结的地方用彩色毛线系个漂亮的蝴蝶结,我编的跳绳也是最受欢迎的。好像我们当时还摸索出来了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稻草绳的使用寿命更长,现在已记不起来了。那个时候的孩子虽得不到家长买的玩具,但很爱动脑筋自己做玩具,许多游戏也是自创的。
还有就是推铁环,用废旧铁丝做一个圆形的环,然后再用截直铁丝把其中一头弯或一个小钩儿,这个小钩也得成半环状,玩推铁环时将小钩挂在大铁环上,把握好平衡就可以出发了。我那时是不会做的,都是弟弟做好(弟弟手艺很好的,直到现在弟弟在修善、制作方面还很令我佩服!),我玩儿。刚开始我是怎么都推起来的,不管我怎么努力,铁环始终不会听话的立起来并且前进。我就不信我治服不了你,拧劲儿上来了,我白天练晚上练,上学路上练,放学路上练(那时候上学七八里地都是自己走,所以孩子们路上都是推着铁环走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铁环臣服于我了,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抓子(石子)游戏,这是女孩子的最爱。从河边或溪边捡回七颗圆形石子,当然了,能直接捡到圆的那是幸运,大多数时候都是捡回后经过敲敲打打磨磨而成圆形的。玩这个游戏也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游戏规律是在不触动其它石子的情况下从一吃到六才算胜利。不难发现,我们小时候的玩具及游戏都是自己动手动脑完成的,可以说,比现在的孩子玩的有意思的多。
小时候的玩具数也数不清,小时候的游戏也属于自创款,现在想想都挺有成就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