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执“奋进”之笔不懈奋斗、执“使命”之笔一心为民、执“创新”之笔勇敢开拓,绘就全面深化改革的“写意画”。
执“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之笔,铺就“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进取”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把个人奋斗的融入国家大局中,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之心,锐意进取。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研读掌握新政策,准确把握深刻内涵与核心要义,成为砥砺作风、指导实践的强大武器。要更加注重去实践中打磨能力本领,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的岗位上奋勇拼搏,争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弄潮儿,肩负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重任。
执“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使命”之笔,勾勒“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心”线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初心使命,时刻不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主动下沉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村居院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牢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立足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抓好各项惠民政策精准高效落地,用真情暖民心。
执“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探索”之笔,渲染“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开拓”气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而贯彻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我们能审时度势、推陈出新。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在农业、产业、人才工作等基层“重点”上,深入探索全新发展路径,以“钉钉子”精神,敲到实处。大力支持重大科技项目,鼓励原创性突破,着力布局特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