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两天的面,够了!
赶到平遥古城时,已是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墙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2700年里,它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战火,但往日的繁华,依然竖立在高高的城楼上,接受千万人的仰视。
钱钟书说过,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趁着夜色朦胧,我们溜了进去,先探探风,寻寻雨,顺便打探青铜器的下落。
古城里真热闹,还有人在骑马,到处都是吆喝声,街道两旁挂满了灯笼,像铃铛般带着喜庆的声音,瓦房上挂着一轮明月,普照整个古城,是我们喜欢的样子。每户的大门都挂着门牌,不是写着“瑞昌厚”,就是写着“日昇昌”,挺好,都是有名望的商户,彰显了晋商繁荣的原始风貌。
胜哥说今晚别吃面了,怕了!我说入乡随俗,虽然我们胃蕾狭隘,但好奇广泛。凭着胜哥敏锐的嗅觉,他点了平遥牛肉、豆腐脑、半圪塔酥饼子、碗托,很是地道。
鼓腹含和之后,我们开始寻找青铜器,据说青铜器有一股瑟瑟的味道,凭着胜哥敏锐的嗅觉,我紧跟其后,四处搜寻,途中寻至几家醋坊,店主热情招待,而且免费品尝,几杯醋酒刚落肚,我就有点醺醺然。胜哥就别说了,竟飘飘然起来,在黑夜里,本是靠鼻子寻宝的,嗅觉竟然失灵了,闻到什么都是酸味儿,有点像断了须的蚂蚁,神智不清,胡碰乱撞,就这样,我们酸溜溜地撞回了客栈。
第二天清晨,小雨,微冷,我问胜哥,还要不要浑水摸鱼,他说罢了,这下雨天,水本来就浑,地又滑,我怕赶不上她那斯特林般的速度,还是自己摸索好了……
按照胜哥的攻略,先到最高的城墙转一圈,就能一目了然,可谁知道,这城墙变成了长城,两个小时的路程,没个路口下来,又憋尿,又无卫生间,下来时,已昏头昏脑,鱼是没摸到,浑水倒是放了不少。
胜哥打开宝藏图,然后利用卫星导航,没一会儿,就到了明清一条街,胜哥说,我们能力有限,还是找兴隆镖局合作吧,据说镖头张黑五会使用飞彪,能有望刺断巨大的手刹,经协商,最后达成协议,他愿意教我们使用飞彪,但要付款100大洋,我们表示同意,反正,先用花呗付款。
拿到了武林秘籍,身轻如燕,走在古城的街道上,秋风瑟瑟,人来人往,他们左顾右盼、笑颜自拍,他们的心情就像成年的女性一样,荷尔蒙和喜怒时常变化,如果拿天气来比喻,既会有超强台风来袭,也会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风和日丽。然而,他们来了又走,走了也许不再来,不来不代表不爱了,默默地关注,也是爱的另一种方式,就像李敖在监狱里写的一首诗:“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别人眉来又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
与其相反,这里的城民,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安详而平静,眼前的街道,他们早已习以为常,他们的心情就像成年的男性一样,几乎不会再发生变化,并且就像偏北风以每秒3米的速度恒常吹拂,既不会有强烈的暴风雨袭击也不会有万里晴空。
那时候西北,建筑以四合院为主,特别是那些富裕的商家,更是明显,像赵东家,就有7个四合院。还有更甚的,像王家大院,有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你站在其中,深感自己贫瘠,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知识上的。
历史一代代流逝,什么都会过去,唯独他们通过勤劳与智慧,留下的建筑、艺术、礼仪、教育、知识……依然飘荡在平遥的上空,一代代传承,等你来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