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来读英语,有个单词不管怎么读都读不对。读了大概有十分钟吧,不仅读不对,甚至越来越差了,我气馁了,那挫败感无法用语言么形容。
“就这样吧!我已经尽力了。”我心里想着,就放弃了那个单词,去读别的。
读着读着,又遇到了一个生词,就打开字典去查。
打开字典之后,看到了那个没读好的单词,就习惯性地又听了一遍,开始读起来,很神奇的是,这次竟然读对了!
第一遍读对的时候,我以为自己是瞎猫碰见了死老鼠,就又读了起来。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没错,我真的是会读了。
可是,为什么停了一段时间就会读了呢?
仔细想想,大概是第一次听这个单词的时候听到了一个错的发音,就跟着读错了。自己又一心想要读快点读好它,功利性太重,就陷在那个错误的发音听不到正确的发音了。
而后来又去读别的,算是从错误中走了出来,再重新去读,是习惯性动作,没那么强的目的性,反而能听到正确的发音了。
看来,生活中的很多事儿都是息息相通的。就好比,我这两天,思维枯竭,眼看就要交作业了,我的文章还没着落,甚至连写什么都不知道。每次强迫自己坐下来写的时候就异常焦虑,苦思冥想半天却一无所获的感觉太可怕了。于是就不去想写作这件事儿,想着先把别的事儿做好再说。这不,静下心来做事儿,写作素材就来了。
或许,这就是古人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读英语是这样,写作是这样,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也要懂得及时转弯,目的性不能太强,顺其自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