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便爱看书,前几日粗粗算来,看过的书类型庞杂。私以为,已成小半个杂家。 从小学起最喜欢学的是古诗古文,总是用最快的时间背熟,上高中的妹妹每每抱怨古文磨人,总会在心里想起柳永的细腻多情,辛弃疾的悲壮豪迈……这种心事隐秘而又无法与人言。上学时也爱写作文,最喜欢我的永远都是语文老师。 后来啊,上了大学,学的是建筑,身边也几乎都是理科生,很少有人喜欢看书,喜欢看书的也经常话不投机,从那时觉得自己稍显另类,人嘛,总是让自己合群,虽然自己一个文科生真的做不到他们一样计算题算的行云流水,但是吃喝玩乐和拿起手机这种事也不要合群的太简单,也不是没有收获,电影和美剧的鉴赏水平简直就是质的飞跃。 当时觉得文艺二字就是骂人,码字更是装X到了极点,直到选修了一门历史人物解读的课,写论文时一字一句的整理到电脑上,宿舍姑娘问我为什么不抄一篇,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喜欢码字,一直都喜欢。 真正的转折点在我去年考驾照时认识的马小妮,她大学刚刚毕业,那种从书海里泡出来的富足思想和见识让我很是羡慕,和她聊天很满足,也是她让我发现灵魂真的比脸重要,文艺也并不是个贬义词,也是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慢慢的找回了心底那个在课堂上因为语文老师诵读自己的作文,心里窃喜但又在脸上强装傲娇的小姑娘,她爱看书,更爱码字,恭喜她在庸人自扰式的成长中开始真正的成熟起来。 这篇文章是我送给她的,是第一篇但绝不是最后一篇,也许写的并不好,但是文字的意义绝不在文笔,而在共鸣,只要你在看的时候有那么一刻觉得触及到你的内心,你的感受,那我就是成功的,而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内心有幸福感,那是千金不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