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李笑来老师的专栏以来,我依然沿袭了“勤于看文,懒于思考”的旧模式。从今天起,开始突破一周一次总结回顾和思考下一步行动,“不仅仅是看一眼,还要理一下思路,再结合自己的现状思考下一步”。
说实话,自从去年开始各种方式的学习,我开始调整对他人,包括对领导的认知,“要能看得见别人的好”,这是第一个认知改变。正是李笑来老师的这个话题,让我开始思考自己以往的思维局限性,是,别人的缺点不足,我们是很容易识别的,特别是上下级关系的领导和下属之间,但,要看得见对方的好,是需要调动很多的情绪和注意力的,你可能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发现对方的优点,一时半会儿确实费力,但,一旦你调整了对他人的认知,你会发现工作越来越顺了,因为阻抗的情绪越来越少了,自然效率就提高了许多。
同时,你知道自己的时间可以同时出售两份,一份给老板,一份给自己成长,就跟买东西时买一送一一样地让人本能地无法抗拒。对于工作地看法也实现了360度大转变,因为目前从事地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可以自己利用的,所以开始打心底里开始感谢目前这份工作,时间>薪水,这是我的第二个认知改变。我开始努力做好眼前地每一份工作,因为既要对得起工资,更要对得起自己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马马虎虎应付过去得了”这样的思维,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如果有正确(与个人目标实现有关),但有困难(因时间缺乏,任务繁重)的工作,这个时候就要调用认知资源去重新定义这个工作对我们的意义,把它换算成真正的刚需,以达到强大内驱力的效果。“重新定义”是我的第三个认知改变。
昨天在分答小讲上听成甲聊“如何高效地阅读”。恍然大悟: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很会学习,很爱阅读,原来我还停留在小学生阶段。最大的误区就是:没有把书中的内容与自己原有知识体系相链接,从而内化进自己的知识框架中,为己所用。这就涉及到今天的第四个问题:融会贯通的能力。这个能力真的是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最需要的能力,没有之一。其实就是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的能力。光看了,白搭;看明白了拆解了,白搭;得用,反复实践,再调整,再实践,这样才能变他人的知识成为我们的知识。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