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25万平方公里的英伦岛,是世界上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国家。仅在首都伦敦就有250多家各种类型的博物馆。英伦国家和民族的那份发自内心的对往事的敬畏和尊重,对现实的淡定和从容以及对未来的顺其自然和随遇而安一览无余。
在所有英联邦国家中,只有20人拥有一种红色和蓝色相间的功绩勋章,是英国女王对文化突出贡献者办法的最高荣誉。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就是勋章拥有者之一。
“建立大英博物馆的宗旨之一,就是让世界上所有好学和好奇的人,发现他们自己的历史,找回那些没有书面记载的历史,让幸存下来的物品讲述历史的故事。”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大英与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每件藏品都记载着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切片。作为“国家名片”,大英博物馆几乎是每个访英者的必到之地。1753年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逝世后,把71000件个人藏品及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全部捐赠给国家。在通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的资金后,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1月15日成立并对公众开放。
馆内共有一百多个陈列室,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300多万件珍贵藏品;若静下心来认真观赏细细品味,也需数月方能细细观之。1999年,首先实现了儿童免费参观;2000年,退休人士亦得免费。2001向所有人免费开放。
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英博物馆结束了处在政府拨款羽翼下的舒适时光,面临公共开支紧缩。由于公众募捐、企业赞助和社会捐赠所占比例较小,也缺乏稳定性。麦格雷集结了国家剧院院长、泰特艺术馆馆长等英国文化大咖,举着“要舍得给文化花钱!”的标语,像讨薪水的打工仔一样坐待大英博物馆的台阶上。
现在,政府补贴部分仍是英国博物馆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商业经营性收入开始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免费开放形势下,英国博物馆的经营性活动中,以博物馆的文化产品经营和临时展览的门票收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据2015年的统计,大英博物馆艺术衍生品营业收入年均高达两亿美元,纪念品销售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英国博物馆衍生品在文化消费市场中的受宠,得益于成熟的开发模式和不断创新的独特创意。精致的购物体验往往成为共同的标签。
大英博物馆针对馆藏的几件重点文物进行重点开发,如根据古埃及木乃伊、古罗马石柱等,开发出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除了传统的资料书、复制品摆件,还包括各种服装、文具、首饰、杯子,以及充电宝、U盘、镇纸、镜头布、巧克力、布偶玩具等。这些衍生品的开发虽然追求创新,但通常保持对文物、艺术品严谨、审慎的态度,注重对标志性文化元素的准确提取,不会过于卖弄和天马行空。大英博物馆负责创意产品开发的工作人员约翰·罗伯特表示,“我们遵循的原则是,避免因为新潮设计而使衍生品带有廉价的消费质感、丧失文化的本性品格。” 截取整体图案,复制核心字样和纹饰,对所提取元素进行重新整合……英国博物馆衍生品开发者们的设计方式,从“符号直译”的表皮式到“功能转换”的骨架式,再到“意境诠释”的整合式,丰富而多样。
除大英博物馆之外,英伦其他文化衍生品也颇有创意性。英国博物馆衍生品在设计开发上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对一些“明星藏品”进行“衣食住行”一条龙式系统开发;二是将具有英国特色的“IP”与本馆馆藏“IP”相结合,开发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比如小黄鸭在英国是一种流行文化元素,大英博物馆将其与馆藏文物相结合,推出了“卖萌”小黄鸭系列。还有圣保罗大教堂利用修缮中余下一些大理石子,把它们制成袖扣,游客花210英镑,即可用这些教堂圆顶下的美丽石子装饰自己的袖口。在伦敦科学博物馆,游客能买到与爱迪生发明的灯泡一样形状的花瓶,这些花瓶由当地居民利用回收的白炽灯泡做成。
因为每位参观者对文物及艺术品的喜好不同,英国博物馆衍生品开发往往会照顾到不同消费群体,使其有“私人订制”般的高端消费体验。针对儿童,博物馆有各种图书绘本、玩具、智力开发品,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针对普通游客,包括徽章、明信片、书签等在内的大量纪念品,大多价格便宜但具有纪念意义,常常代表了博物馆的品牌形象;对于那些要通过博物馆馆藏资源进行研究的专业人士,品质精良、学术性强的专着、图录和画册可供购买;对于艺术爱好者,也不乏满足他们需求的精美艺术品,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官网上,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订购各种艺术版画。
另值一提的是,常规展览之外,“小切口”展览也为大英博物馆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近年比较著名的特展包括“印度之夏”,“埃及亡灵书”;尤其成功的是“庞贝古城”特展,成为大英博物馆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三大展览之一。除了经济效益,这些“大英博物馆衍生展”也代表了博物馆的开放性。甚至在2013年,还举办了三个月的日本色情画展;就此,古老端庄的大英博物馆给了小众文化一个热情大胆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