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鼓励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您还未接触过,那最好保持健康习惯。
有的人吸烟是叛逆期追求个性,直到后来成为习惯。
有的人是经历过人生低谷,借助酒与烟来麻痹自己。
还有人是借助吸烟来思考。
其实大部分人是自己不想戒掉。
发自内心想做一件事,又怎会不成。
自己虽不吸烟,但我不反感吸烟的人。
烟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文化气息。
那些伟人领袖,或是作家,往往是从中寻找灵感与出路。
作家写作与领导做决策,一方面会有压力,一方面是需要思考。
尤其很多文学家在创作时会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烟雾缭绕中,灵感就来了。
遇到烦心事,再抽根烟冷静一下。
点支烟来拍照,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道具。
马钰有一篇《初次见鲁迅先生》
其中就记述了她没有见到鲁迅之前的想象,和自己第一次看到鲁迅本人的情形。
“他手里老拿着烟卷,好象脑筋里时时刻刻都在那儿想什么似的。”
鲁迅不但在生活中离不开烟,在文章中也时时出现。
贾平凹1996年写过一篇散文《吃烟》
他认为,吃烟的人太多了,有必要进行一番劝解。
又写到:
“我是吃烟的,属相上为龙,云要从龙,才吃烟吞吐烟雾要做云的。”
“杭州的一个寺里有幅门联,是:“是命也是运也,缓缓而行;为名乎为利乎,坐坐再去。”忙忙人生,坐下来干啥,坐下来吃烟。”
不知道是烟真的发挥了作用,还是已经成为了心理依赖。
朱自清在《谈抽烟》中写了吸烟的各种好处。
即便他自己知道一支烟里的尼古丁可以杀死一只小麻雀。
“客来了,若你倦了说不得话,或者找不出可说的,干坐着岂不着急?这时候最好拈起一支烟将嘴堵上等你对面的人。若是他也这么办,便尽时间在烟子里爬过去。各人抓着一个新伴儿,大可以盘桓一会的。 ”
朱自清的发现很有趣,吸烟可以在人际交往中缓解尴尬。
文学家吸烟的不胜枚举。
最近很火的《人民的名义》匆匆看了一眼。
恰好其中有一个情节。
祁同伟与高小琴在喝茶聊天时,在谈论陆毅扮演的侯亮平时说了一句话。大概意思是
一个男人能把烟戒了,他对自己得多恨啊。
戒烟的过程是痛苦的。
能有戒烟的毅力,让人敬佩。
烟瘾都可以戒掉,其他诱惑就不足提了。
徐志摩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提到了牛津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原因是它的导师制。
具体的导师制是什么样的呢?
就是 “对准了他们的徒弟抽烟”
许多政治家、学者、诗人,艺术家都是烟味熏出来的。
徐志摩回忆自己在康桥的学习生涯,散步,划船,骑自行车,抽烟,
闲谈,吃五点钟茶,牛油烤饼,看闲书。
就是在英国的教育体制下,他睁开了眼,有了自我意识,也有了求知欲。
对于英国教育的“烟熏方式”,从徐志摩的叙述中可以体会。
而我本以为在国内不会有如此待遇,今早偶然看到陈平原先生写的一篇文章有了意外发现。
文中记述了陈平原先生读博的经历。
他是北大历史上的第一届博士研究生,那时制度虽未健全,学术训练不足,却有了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
导师王瑶先生去世后,陈平原先生在《为人但有真情在——怀念王瑶师》一文中,提到他自己去向先生请教的情形。
王瑶先生随手抓过一个话题,就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无所谓学问非学问的区别,得意处自己也哈哈大笑。
“暮色苍茫中,庭院里静悄悄的,先生讲讲停停,烟斗上的红光一闪一闪,升腾的烟雾越来越浓——几年过去了,我也就涮被熏陶出来了。”
徐志摩和陈平原所讲的熏陶教育,当然不仅仅是指向吸烟。
他们强调“闲”字,一种读书做学问的心境。
沉潜把玩,心平气和。
薛宝钗在说贾宝玉“富贵闲人”名号时就提到,人生难得一个富贵,一个闲。
偏偏他都占全了。
康桥的烟熏贵族教育,也离不开这重要的两方面。
文化不是一定要在烟雾中弥漫,但的确需要一个可以熏陶你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