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谓是一个悲观至极的人:追求完美、杞人忧天、强烈的不安全感。尤其迈过30岁的门槛,目前将要迈过35岁的门槛,青年或者中年的焦虑时常袭来,不容许内心还住着小女孩子。30岁前,我以为自己已经成熟故作深沉,其实满脸的胶原蛋白般丰满的幼稚;30岁以后,我惊觉自己真地开始有老练之态,却故意忽视妄想混迹85后……”
这段话,我在天涯上曾经写过,也是当时开贴的初衷。在简书上开篇,原因还是一样。35岁,不论男性女性,尤其于职场中人而言,总有些特殊的意义:定型或转型,瓶颈天花板或努力再上一层,或者中年焦虑等。于我而言,职场头十年已然告一段落,实现了我五年前的梦想;后一个十年又将如何,需从现在起步。有新的想法,有很丰满的向往,心底仍有温柔的萌动。我想,我的35岁,总不至于太差。
因为微信公号的缘故,看过不少牛人的分享,多次提到简书的重要影响。写作一直是我的爱好,期待借此平台,不惧年龄,在岁月的沉淀里,我手写我心。
就此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