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柳
认识自己并不容易。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悟: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旁观别人的事总能够说三道四、头头是道,剥丝抽茧、一针见血。可问题在自己身上,那便成了雾里看花。皆因在意的太多,顾虑的太多;对自己太好,遇到阻力和困难,喜欢找退路,甚至怀疑否定自己。
要认清自己,就要不断的复盘,审视自己,吾日三省;要认清自己,就要不断的学习,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意识。要认清自己,就要不断的给自己被肯定的力量。
就拿我写作这件事来说吧!来到简书,我满腔热情的写了一段时间,也得到简书理事会和友友们的鼓励,可热情劲过了,进入瓶颈期,我便开始给自己找理由,一万个没有坚持写下去的理由,离开简书了几个月。离开的日子里,可心一直在魂牵梦绕写作这件事,问自己到底适合写下去吗?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作家冯骥才《一个作家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想象力、发现力、感受力、洞察力、捕捉力、判断力,活跃的形象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尽可能庞杂的生活知识和尽可能全面的艺术素养;要巧、要拙、要灵、要韧,要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心,要对千形万态事物所独具的细节异常敏感,要对形形色色人的音容笑貌、举止动念,抓得又牢又准;还要对这一切,最磅礴和最细微的,有形和无形的、运动和静止的、清晰繁杂和朦胧一团的,都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对照自己:
我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感饱满,感觉灵敏。曾因为冬日里看到一只流浪小猫死去的样子,不能释怀,我便开始在小区里喂流浪猫;曾因为在种植多肉、长寿花时,不愿意每一片叶子失去生命的力量,我便扦插繁殖了许多盆花,屋里种不下,在小区里创建了个共享花园,分享给左邻右舍。
我能与他人产生共情。曾因为看不了摆地摊卖菜老人的心酸和悲凉,而买下她全部的菜;曾因为邻居耄耋奶奶,没有女儿的贴心照顾,即使我跑到几千里外上大学,我也会时常想起那位奶奶的孤独,于是每个假期都会回去给她剪指甲;我会心疼在冬夜寒风里那位卖炒凉粉的胖嫂……
我喜欢随时留下生活的感悟。发自内心的喜欢文字和表达,把写作当做繁忙生活中的调剂。我会站在寒风里“揣摩”一句诗;我会站在小雨里“润湿”我的词;我会观察种子撬动地皮,倔强地冲出地面;我会用微镜头,记录蜜蜂采蜜的忙碌……
我不喜欢写热文,不喜欢追随波逐流。喜欢写跳动的心,流动的情,燃烧的爱情,用心“润”出来的文字,带着温度,带着情感,带着属于我的独有气质。
如果作家留下的不是自己,不是他真切感受到的生活,不是创造而是仿造,那自然要为后世甚至现世所废弃。
知道写作的重要性。写作往小的说,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写作可以引领思想,鲁迅弃医从文,就体现了文的重要性,自古便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说得现实点,俗套一点可以换取二两碎银,看现在网络知识变现,可都不是一点碎银了那么简单了。
曾听到一种说法:如果这些写作气质,你只要有一种,便可以开写;如果你都具备,那便是“”天选的写作人”。
冯骥才也说“我具备其中多少素质?缺多少不知道,知道也没用。先天匮乏,后天无补。然而在文学艺术中,短处可以变化为长处,缺陷是造成某种风格的必备条件。”
《追风筝的人》一书中,拉辛叔叔在给爱写作的小阿米拉信中写道“我的天!真主赋予你独特的天分,如今你的责任是磨练这份天分,因为将真主给予的天赋白白浪费的人是蠢驴。”
综上所述:想成为写作人,其实我们都只差一步,那便是“ Let's go for it!”让我们朝着目标去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