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里的“换帽经
三伏天的晌午,福瑞居的茶馆的铜铃铛叮咚一响,满身机油味的李师傅掀帘进来了,裤脚还沾着黑灰,往长凳上一坐就叹着粗气说,掌柜的,续壶高末,今个天气跟着心里焖炉似的堵得慌呀。
王掌柜利索地提壶过来续了热水,青花瓷杯里浮起了茉莉花香,哟,李师傅这是遇上啥难事了?您那修车铺不是干的挺好的吗?
李师傅挠挠头说,别提了,南边的大厂子过来挖我过去,说工作比现在涨上两倍,可我这一走,老家铺子,爹妈,相好的,全得撂下咯,您说我这愁眉苦脸的。
这话一出口,周围茶客的耳朵都支棱起来了,戴老花镜的张会计推推眼镜,从布包里掏出个小账本说,我给您算笔白账,老家铺子月赚八千,房租省,吃喝拉撒一月四千,南边厂子月薪资一万五才够用,加上房租得三千,吃喝也得两千,算下来每月能剩一万么?但五险一金,来回路费呢?得刨去不少,他捏着铅笔头,账本上划拉得沙沙响,活像戴着白帽子的账房先生。
挎着菜篮子的赵姐把黄瓜往桌上一放,脆生生开口,依我看呐,红口白牙的,您要是想闰女似的想老家,就甭去,南边再好,能有咱胡同口的酱肘子香么?再说,您那相好的小翠,天天给您送烙饼,这情份搁哪儿去找?她拍着大腿喊似的,满脸都是过日子得讲感情的笃定,活脱脱一顶红帽子扣在自己头上。
拄拐杖的孙爷咳嗽两声,往铜烟袋里塞烟丝,我给您泼盘冷水吧,南边人生地不熟,您修汽车的手艺,那边厂子是搞新能源还是老汽油的?万一水土不服,饭碗砸了,老家铺子也黄了,可就鸡飞蛋打咯,黑黢黢的烟袋锅子一明一暗,活像专挑风险的黑帽子判官似的。
这时,背着电脑包的小吴突然插话,李哥,我有一个绿主意,您要是两边都舍不得,不如把老家铺子改成,线上接单,加代修点,南边厂子先干着,学会技术回来搞连销,现在直播修车,远程诊断可火了,说不定能两头占呢,这年轻人眼睛发亮,像刚冒出新鲜主意绿牙儿,头戴一顶绿帽子。
李师傅听着人人您一言我一语,原本皱成死疙瘩的眉头慢慢松开,手指在桌上画起圈,合着我之前钻牛角尖,要么死守老家,要么一股脑南下。现在各位这么一掰扯,才觉着该把两边难处,好处,后路,想全乎了,他摸出小翠给的烙饼,咬了一口又放下,得我先把南边厂子聊聊具体活计是啥——学着张会计的白帽较真,再问问小翠愿不愿意跟我去南边闯闯——揣着赵姐的红帽讲情。顺带瞅瞅那边新能源技术咋回事——盯着陈哥的黄帽抓机会,也防着被骗——记丰孙爷的黑帽避风险,再合计合计线上铺子的事儿——按小吴的绿帽创新方法,最好把这些拢在一起拿主意,学周老板的蓝帽子统筹起来。
日头西斜,茶客们陆续散去。王掌柜擦着最后一张桌子,瞅着李师傅远去的背影,跟常来的老主顾唠嗑,您瞅见没,这人呐,遇上难处别死磕自个儿那点念想,多听旁边人理理账,有人给讲情,有人给泼冷水,有人给指亮道,还有人给兜个底儿,就跟六顶帽子似的,换着戴,心里的镜子就亮堂了,李师傅,原先跟热锅的蚂蚁似的,现在步子稳当了来,做人就是这样,鞋试着试着,就自己如何适合自己了,路也就走顺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