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J福格博士,行为设计学创始人。不较劲、不焦虑、不依赖意志力的行为公式!
本书分为三个阶段,我从理论认知,行为,内心三方面去解读。
本书意在培养我们希望的良好习惯,同时又很难做到,或者没有长期坚持的行为。同时,这本书理论知识易懂,而且非常落地,运用书中的技巧,寻找属于自己的方案。一步一步地运用模型,很容易就培养了我们自己的习惯。通过本书,我设计了2个微习惯,坚持每天打卡完成。
1, 每天晚上在我洗完碗后,我会打开书本,培养每日看书2分钟的习惯。
2, 工作日吃完中饭后,我会打开手机,或则翻开笔记本,完成一个小知识学习~财商知识和三角形复习。
第一个习惯在微信朋友圈开始了每日打卡行为,目的是监督自己更好的培养这个习惯。当然做做决定前经过了一番思维的斗争,思想火花的碰撞。开始之前内心很忐忑,恐惧,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做到过,而且是每天坚持打卡发朋友圈,这让我有些痛苦,害怕。经过书中技巧学习和指点,超出我的想象,没有想象中的难,而且行动起来感觉异常的轻松,开心。
对比一下以前的模式:
目的都一样,都希望坚持阅读。
不同的是:行为设计任务不一样,
以前是希望看书时间长,半个小时,1小时。 但是效果是偶尔看看,或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的,坚持不了多久,书就放一边了。
现在的行为设计是:每日看书2分钟即可,实际上每天翻开书都不止看2分钟,看书快2个小时的也有。效果是每天平时按时开心的完成。
书中有段话很受启发:行为设计不在于结果的大小,而在于长久,我叫它长期投资。
投资式比喻:
长期稳定基金定投 VS 短期股票式投资。
小而稳的长期受益 VS 大起大落的没保障的收益。
通过上面我的案例,已经清晰书中其中一个知识点。
行为模型~书中有一套行为设计模型图,如下
找个例子:如我有想培养跑步的念头。这是我的动机,跑步的动机有多强? 决定我们是否能坚持跑下去。同时我的能力,比如我经常锻炼,而且以前跑过,能力很强,在这个动机下加上强能力,2个点交汇的线很可能在行为线上方。恰好今天天气很舒服,吃完饭出来散步,遇到一个每天跑步的朋友经过,于是2人一起跑步。成功完成了一次行为。这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完成。 福格行为模式是意在培养这样的习惯,而不是偶然。所以需要根据这个模型来人为的设计。
根据动机,能力,提示三要素,对照设计。
1.比如,动力强,能力强,我们只需要设计提示行为(比如闹钟提示,找朋友约定每日跑步,参加跑步团等……)
2.比如每天都有朋友找我跑步,(提示因素强),因为我跑步能力强,但是我的动机比较弱。那么就需要在动机方面入手(寻找跑步背后的意义,比如带群跑步,帮助了别人同时可以赚外快……)
3, 当然也有能力不足,其他条件满足的条件,或则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 书中还有很多方案设计。
其中一个就是把新习惯与旧有固定习惯关联。
先找到自己每日的固定行为,越具体越好,找到最小的锚点。比如:每天有刷牙的习惯,可以培养整理洗漱台面的良好习惯。2者之间有一定得联系。比如想让自己多喝水,而正好每天必须给花浇水,可以在给花浇完水后,立马如喝水,都有补给能力,充实生命的目的。
最小的锚点作用非常关键,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提示功能。 比如刷完牙后,最后一个动作也就是一个锚点需要把牙刷摆放起来,需要培养的就是只要一放下牙刷,脑子里就同时提示下一步是整理洗漱台面。至于什么样的动机那个人不一样,能力也是有的。
当然这里一开始可能很难让2个行为一下就能关联上,行为捆绑习惯,所以需要2招。一是刻意练习7-10次,让肌肉产生记忆,2是每次完成动作后奖励自己,找其中的喜悦感,这也是我上面提到的内心层面。想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乐趣,体会开心的感觉。每次做完一个行动,设计一个给自己奖励的行为,因为这个行为能让自己越来越️能量,日复一日,内在的能量也会随时超强。这也是微习惯里最强大的一股能量之一,对自己不断的肯定,不断的奖励,形成良性循环。
这本书真的是太棒了,看完了第一遍,感觉才是大致的浏览,我决定继续深挖,下个月继续看第二遍,期待自己的不断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