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通记》10

图片发自简书App

问:今文正归僧宝,何举依报?

答:僧是佛所化,土亦佛所变。故对于佛,能化能变,以所化所变一具举之。况归依报不限于今,故下文云“标心结愿,请求灵验,方可造心。南无归命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三宝,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彼土诸菩萨大海众,及一切庄严相等”(已上),今亦如是。

有云:菩萨中相好具足名为“庄严”,随类化现名曰“变化”。

问:今所归中,有二乘耶?

答:正归中无。归文“加备”中云“三乘”。所以然者,大乘之意有与夺义:

与而言之,断四住惑,出分段域,人空自在,齐三贤故,可归此德。

夺而言之,已入无为正位,永不成佛。故方等弹云“败种”,《释论》嫌属邪定。故今文中,上斥下归,盖与夺义而已。

“十地三贤海”者,总举菩萨所经次位也。

问:应云“三贤十地”,何逆次耶?

答:若约所经,实如所责。今约深浅次第列之,诸文皆顺深浅次第。所以然者?先归佛宝,后归僧宝。僧中亦可先归上位,其理分明。

“海”者,大海虽有多义,今文正当广大、渐渐转深二义(云云)。

问:今举位中,何除十信?

答:举后摄初。

问:十信退位,应实不归。

答:下位必归上位。大师自谦云“信外轻毛”,亦云“余是生死凡夫”,恐是十信之外流转凡夫,何不归命上位十信?况今“归三宝”广劝“道俗”,可归信位,其理显著也。

“时劫满未满”者,上举十地三贤,自下明其时劫等也。

《起信论》云“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又云“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数,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有所见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已上)。

《地持论》(意)云“从种姓至初地是初僧祇,初地至八地是第二僧祇,八地已上是第三僧祇也”。

“满未满”者,三祇各有满与未满。究竟而论,三贤九地是未满位,第十地是满位,此约因满。若约果满,十地已还是未满位,佛地唯满。故下文云“如来智行已穷,时劫已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上苍觉得你的处境还不够艰难的话,那就再降临一些灾难吧,反正你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去迎接一切挑战的到来...
    梦想2050阅读 2,359评论 37 75
  • ​前俩天我说我想要当一颗树看反应好多人喜欢,今天画的是形状体,不对是长自信的,请看下面,画个几何体都能笑成这样,特...
    六月三一阅读 609评论 0 1
  • 大家都应该听过――与其感叹命运,不如自己努力。 的确,差距本来就是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一点点拉开的,可能是...
    spleeyhead阅读 670评论 2 3
  • 我的思路是先明确社群的种类。简单来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流群,一种是传递群。交流就是可以不需要领导者传递和引导。...
    吾崖阅读 4,973评论 0 2
  • 没有人应该要来爱你,世界上只有你才是最爱你的人,自己不爱自己,谁能来爱你?我无助,自责,难过,慌乱。可是最后只能自...
    郭敏_中阅读 1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