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出门,远方到不了,咱们说说诗。
大家看到《全唐诗》这个书目,可能会觉得特别庞大,的确,康熙皇帝对它的评价是:“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这么多诗人,这么多诗!
当时怎么会有这么多诗,答案在于,唐诗实际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我们看,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字,主要就是史书和诗歌典籍,诗歌就是古代人表达个人感情的方式,比起过眼云烟的历史来,诗歌是永恒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有了诗和远方。
当你考了全班第一的时候,你说,妈呀,太爽了。诗人孟郊会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哎呀妈呀,愁死我了。"诗人李煜会说什么?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吃到荔枝的时候,我说,妈呀,真甜。苏轼说什么:"日啖荔枝300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唐朝的科举有很多种,其中有一个叫进士科的,难度很高,影响最大。进士科考啥呢,就考写诗。不考个进士科,当官你都不好意思在食堂跟同事打招呼。 这就造成了初唐的民间,都在死磕诗歌,学好数理化有啥用,出个诗集再说!初唐华语乐坛四大天王,王杨卢骆大家脑补一下。全民死磕平仄平,有个什么效应呢,迎来了诗歌走向巅峰。
于是我们来到了诗歌巅峰盛唐时期。
盛唐时期除了有初唐积蓄的能量外,要爆发总要有个触发器,这个触发器就是贺知章。贺知章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他的人设是啥,是活的久。当然还有别的优点就是爱写诗、人缘好,官当得大,一步步干到了三品大员,他写了什么诗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但是,他也算被官场耽误了,多数写的是歌颂皇帝的诗歌。张若虚、张旭、包融和贺大人并称为吴中四士,张旭是谁,张旭和怀素和尚的狂草,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所以诗书不分家。贺知章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活久才是硬道理,精力管理是助推器。
作为老大哥,贺知章很会带节奏,在官场提携了很多人,也和诸多文人雅士成为了莫逆之交。他和李白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有一次贺知章偶遇李白,当时李白四十来岁,连份工作都没有,李白把自己的《蜀道难》给贺知章看。贺大人拍着李白的肩膀说,李白同学,你真的是被耽误了的诗人啊,你就是谪仙人啊!正是因为贺知章,李白得到了皇帝召见,得了官职。李白终于出场了。
84岁时,贺知章退休返乡,写了千古名篇《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