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化再简化的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挺复杂的,但对于向往智慧的人来说,这些又都是不能回避的。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正是通过哲学家与女孩苏菲的通信,来给读者做哲学入门启迪的。
但尽管是入门启迪的书籍,真正读过的人,也会觉得这本书并不容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二十多岁。尽管我对哲学的问题,已经有了概况的认知,可要说我有什么真切的哲学领悟,我又很难表达出来。
它只是让我意识到,多发问,勤思考,才能通往智慧。
如今的我,已经三十多岁了。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我也稍微有了一点自己的沉淀。关于“我是谁?”“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等等这些哲学终极问题,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很巧合的是,我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接触到了《苏菲的世界》官方漫画版。用漫画的形式来演绎《苏菲的世界》,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的创想。
漫画版的《苏菲的世界》,开本大,全彩印,我一拿到它,就心生欢喜。相比于文字版本的《苏菲的世界》,漫画版更加地轻盈,更加地直观。它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更多的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开启了自我探索的旅程。
简化再简化的西方哲学史,漫画版的《苏菲的世界》给我们减轻了阅读的负担。漫画的形式,清新明快,文森特·扎比斯对原著的改编,也恰到好处。我们通过阅读漫画,能够更好地厘清作品的重点。配合着随书附赠的思维导图,我们对于西方哲学史的探寻,将变得更加容易。
2.《苏菲的世界》:小人物也要思考大问题
不得不承认,漫画版的《苏菲的世界》,它以电影镜头般的画面切换,牢牢地抓住了读者们的眼球。各种哲学家的人物形象,也十分地贴切生动。整部作品,以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摆脱了原著信件带来的固有的沉重。新的表达形式,让更低龄的孩子们,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尤其是哲学家问苏菲的那句:我是谁?
像苏菲一样,照照镜子,一切哲学,都从无尽的好奇心开始。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虽然缺乏生活的经验,但因为眼光的纯粹,他们的见解,常常透着哲学的意味。这也是为什么,哲学启蒙,要从青少年开始。因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正是从青少年开始形成的。
小人物也要思考大问题,苏菲因为一次奇遇,她开始不断地学习西方哲学的知识。每一个
章节,都引领我们深入不同的时代,去了解哲学的历史。
哲学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总体认知。不同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见解。
法国绘画家尼克比,他清新的画风,让我们收获了很多的惊喜。有时候哲学会是一道门,有时候哲学会是一道光,还有的时候,哲学会是一场梦。这种将哲学历史图像化的做法,是非常难得的创造。我们读者,在跟随着苏菲一次次探险的旅程中,也深入地了解了哲学家们的各种智慧。
当然,如果说,你作为家长,想要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的话,那么,不妨把原著拿出来,和漫画版的《苏菲的世界》进行对比阅读,你会收获更多。
3.珍视你的好奇心
正如漫画版的《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中的一句话所言:要变成哲学家,你必须提问题。而擅长提问题的人,总是更具有好奇心。你只有想要去探寻很多个为什么,才能够在生活中,增长智慧。
也正是在漫画版的《苏菲的世界》中,我第一次了解到苏菲的过往身世。她的父亲去世了,她很想念父亲,但是,她却已经记不得他的容貌。苏菲的妈妈,也很喜欢研究哲学,她有时候偶尔的感叹,母亲也都能给予回应,这是多么好的家庭环境。这本漫画书中,对于苏菲家的描绘,也让我觉得很特别。她家有一个邮筒,她想要走近哲学世界的时候,就会走近这个邮筒。她会跟着老师进入山洞,只为了理解哲学家的洞穴寓言……
这一切的行动,都要归功于“好奇心”。回顾历史上,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也都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才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的。
哲学家说,“无知者比了解自己知识界限的人更自信。”对苏格拉底而言,哲学家是个能意识到自己所知甚少,为此苦恼,但追求智慧的人。所谓的“苏菲”,其实这个名字本身,就寓意着“智慧”。我们要有智慧,就要保有可贵的好奇心。珍视你自己的好奇心,那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