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聊起孩子来,大家话头很多。
毕竟我们都处于三十已过、四十不足的年纪,大多数的孩子都在上学。学校以成绩来论输赢,家长们也为着孩子们的成绩,终日如履薄冰。
听“学霸”的家长大谈“放养”,一说起来似乎孩子天生就是“学霸”,无人管教都已自塑有型,我们除了慨叹之余,只有艳羡的份儿了!
难不成我们也“放养”?
但有些孩子放养就成才了,而绝大多数放养就成废才了。原因何在?
放养不等同于放任自流、放弃不管。所有的放养都有前提的。如果具备了这两大前提,你也可以试着放养。
前提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又分为:学习态度、听课效率、作业习惯和自学习惯。
我的孩子,从上幼儿园起,每天都养成了自己记作业、未写完作业不吃饭、不迟到不早退的习惯。这是放养前,孩子学习态度的养成阶段。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孩子爱上学习的前提。
第二个习惯,是听课的效率。孩子要保证每一节课都能用心参与到课堂中去,与老师要有互动,发言要积极,做题要又快又准确。对于常识性知识,如乘法口诀、口算心算、古诗词等,家长要反复对其训练,让其成为顺手拈来的易事。
第三个方面,就是作业。孩子对待作业的态度,其实就是其对待课任老师的态度,也是他对待此科的学习态度。有的家长说孩子偏科,在我看来,小学就没有偏科的学生,中学有,也偏的是老师。对待语文作业是虔诚的认真的,说明他心目中的语文老师无比神圣;对待数学是潦草随便的,说明他的数学老师好欺负。家长不能从老师身上找问题,要在孩子对待作业的态度上,从严要求。我的孩子对美术作业、体育作业都认真至极。
第四个习惯,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自学的习惯。
孩子二年级暑期,他爷爷就催促我给孩子报英语辅导班、数学辅导班,对此我坚决反对。
我并非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多聪明,我只是不想让孩子过早地成为学习的机器。
很多家长认为反复学习孩子成绩一定不错,但反复学习带来的后果,大家可否预见过?
平时上课,周末上课,假期上课,孩子们什么时候可以放松放松?你的童年都在玩泥巴抡大绳,凭什么剥夺你孩子童年?
另外,长久的学习,孩子会潜意识中滋生厌学情绪。很多初中孩子不想上学,都是因为小学补课太多了。
还有,学习讲究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一遍遍地听着同样内容的课程,疲惫着就产生了枯燥感,从而打消了他的求知欲望。
最后,我们让课外辅导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他还有什么空闲去猎奇新知?去拓宽他的视野?去获取除学习之外的知识?而没有这些课外知识做铺垫,又怎么增加他知识的厚度?
学霸所获取的知识,应分为长、宽、高三方面,应是立体的多维度的。课本知识与考试成绩只能构成其长与宽的平面,要让自己有厚度、知识之间互联相通,还需要强大的课外知识做高才行。
一味逼孩子去上辅导班,透支孩子体力、时间、智力不说,仅能起到将“面”扩大点的作用,于他本身能力来说,作用微乎其微。
那不上辅导班,又该怎样?帮助孩子自学。自学的效果检查有两种方式,一是考试,二是讲课。暑假的前二十天,我就通过让孩子自学,数学考五次试,都过90分,就算通过;语文自己备课,为我们讲课,讲得不错,就算过关;我和他爸爸英语都是轻松通过六级的,教他也绰绰有余,我们却都没教他。只是下载了两个《英语流利说》,孩子对着自己的手机配音,我拿另一部手机给电影配音。各做各的,互不干扰。偶尔他有发不出来的音,我可以教教他。
自学能力的养成,可谓放养教育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你的孩子还不具备此能力,请千万别放养。
前提二:爱读书的习惯。
读书的习惯我讲了很多。阅读的好处我也不再赘述。
家长们尤其不能以己度人,自己认为什么书好就给孩子买什么书。我家书架角落至今还躺着《小学生应用题大全》、《乒乓球入门》等等。
我只是每次去北京,必去北京图书大厦,在那里一家人一坐就是一天。
我只是每周在小黑板上抄一首古诗词,我与俩孩子来回地读。
我只是每隔一段时间,让孩子在网上给自己选几本想看的书,不买衣服也先给孩子买书。
我只是几年不看电视不开电视,床上床头书堆了不少,随手拿起一本来,看睡着了完事。
……
孩子也像我一样,拿看书当娱乐当消遣。几年下来,他也看过上千本书了。
如果你的孩子,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读书的习惯”,你也可以尝试放手,让他自我管理。
如果你还没能培养好他的这两大习惯,你的“放养”就等同于放弃,就别怪老师说你不称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