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5我思故我在35/1000学习成长31(1h+7h=8h)
碧云观里陈广敷为曾谋划,用程朱之名分,暗效申韩之法势,杂用黄老之柔弱。
当是时也,太平军罗大纲、周国虞与李秀成会合后,声势浩大,浙江告急。众人力推曾国藩,咸丰再次赏他一顶兵部侍郎空衔,命火速奔赴前线。
赶往长沙途中,曾想着如何见左宗棠。去年春天父亲去世他不等咸丰批准,直接就回家了,被左批的颜面尽失。
思考了很久,本来想把与左的会见降到最低的规格,学孔子见阳货的办法,俟其外出时,到他的家里走一趟,然后留一张名刺,匆匆离开。转念一想又不好。心高气傲、明察秋毫的左宗棠一眼就会识破这个陈旧的小花招,二人的关系必然会进一步恶化。怎么说左无论对湘勇,还是对他个人,都是有大恩在前的;何况人才难得,对江西战事的几次建议,也都是没听他的话。左反复谈用兵之道贵在审势,而自己恰恰就在审势这一点上欠缺功夫。今后还得要重用他,不可冷淡!想了很久,曾国藩决定把这次与左宗棠的会见,当作自己转向黄老之术的第一步,实地检验一下究竟效果如何。
左对曾的恨意仍未消,他不大情愿见曾国藩。
一天陶恭禀告左曾侍郎已到了营盘街。左问“是坐轿,还是骑马?家人说是是坐轿来的,坐的绿呢大轿。左传话,关闭大门小门,今天任何客都不见,叫他曾侍郎打轿回府!见家人不动,左说你依旧到外面去观察,有什么动静,再来禀报。
一会陶恭又说曾侍郎在司马里口子上下了轿,徒步向这里走来,没有穿官服,穿的是一件灰灰的长褂子,也没有随从,一个人。
左让打开右边的侧门迎接!
“季高,四年多不见,你比先前还显得年轻了!”曾一眼看见左,便抢先打招呼。那笑容的真切,声调的亲热,仿佛在他们的友谊中从来就没有过裂痕似的,一如以往的亲密无间。
对于曾国藩的如此态度,左宗棠颇感意外,让曾书房坐,并高喊献茶,一边忙将自己手中的旧蒲扇递过去。
左着曾四年多不见,衰老很多,感觉去年对他的肆意攻讦有点过分了。
曾说见过骆中丞后,我就要来看他。骆说左这两天偶有不适,劝我晚上莫打扰了。”曾轻轻摇着大蒲扇,关切地问,“今天好些了吗?”“
左说好多了,明天就去衙门办事。”这时,陶恭端来一大盆切好的西瓜。左招呼曾吃西瓜。曾没有客套,拿起一块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看着曾全无芥蒂的神态,左心里歉疚,说:“伯父安葬妥帖了吗?这一年多来,琐琐碎碎的事情很多,也没有给他老人家去磕个头,真是很对不住。”“哪里,哪里!”曾国藩拿起毛巾擦擦嘴巴,说,“我这次能够得以为父亲办理身后之事,尽一个做儿子的孝顺,全是靠你的赐予呀!”“左不解,曾说那一年在水陆洲,不是左一番开导,自己早就做一个不忠不孝的罪人死了,哪还有为父亲送葬的时候。
曾的态度极为诚恳真挚。左见他绝口不提自己去年对他的攻讦,反而以感激的心情回忆那夜船舱里的责骂,不禁大为感动起来。他是个直性情的人,觉得应该表示一点自己的歉意:“涤生,你去年从江西回来,我当时认为有些不妥,说了几句你不爱听的话,你不会介意吧!”“季高,看你说到哪里去了!我们二十多年的交往,情同骨肉,那几句话还能记在心里?况且,你说的都有道理。”曾真诚地说,“就如当年一样,你话虽说得重了点,但纯是一片好心。这几年,你在很艰难的条件下为湘勇筹拨了饷银,你为江西战场作出的贡献比我大得多。你的几点军事建议,我后悔没有早采纳,不然九江、湖口早就拿下了。
”“正是这话!”左宗棠素来不会谦虚客套,直来直去,心里怎么想的,嘴里便怎么说,“实话对你讲,润芝、雪琴他们之所以连克长江沿线城镇,就是用我的主动出击的主意。涤生,稳扎稳打,是你的长处,不能出奇制胜则是你的短处。要想百战百胜,必须两者相结合。这次复出带兵,我希望你能更多地注意审时度势,出奇制胜。”
“你说得很对,我的失败,就在于太平实,缺乏奇策。在这方面,你今后还要多给我指点指点。”这句话,一半是为了讨得左宗棠的欢心,一半也是曾国藩的心里话。这段时期来,他检讨自己的过失,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这个问题。“的确,你的打仗和你的为人一样。”左宗棠笑着说,“为人要稳重实在,不过兵者阴事,越诡计多端越好。
两人相谈甚欢。
当左亲送曾出门时,只见陶公馆中门大开,十多名衣冠整齐的仆从肃立两旁。曾心里暗暗得意:此行的目的已圆满达到了!
来自唐浩明版《曾国藩》by kid 09